2)二次葬花是移情_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惊心”的化用,是说林黛玉此时才真正痛到内心深处,花鸟都有感了。林黛玉这种情绪是以往悲切哭泣情绪的更深一层,发于内,她无法控制,不想被看到,才会不跟大家一起而是自个跑去葬花。

  专门选在上一次跟贾宝玉一起葬花的地方,是等着贾宝玉找过去、确定贾宝玉肯定会去找的意思。两次葬花本来也就没有隔多长时间,两人刚刚看过西厢记,约好的一起谈恋爱,贾宝玉长时间不见林黛玉,肯定会找去“老地方”的。前一晚的哭是不由自主的,所以没有出现,躲开了——真的痛苦都是不揭开给人看的,因为自己都无法掌控会到什么程度。

  葬花这种哭,本身也有哭给贾宝玉看的意思,是经过了一晚上的思虑和酝酿,已经可以进行掌控并知道用葬花这件事进行表面掩饰了。哪怕其他人看到,为了落花哭泣总是比自感悲苦甚至祭奠已亡父母要强很多?——藕官祭奠龄官的事,贾宝玉就说过,贾府是不允许在院子里进行祭祀活动的。古时祭祀是一种重要的大事,不但对地址、形式有要求,对日期也有要求。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今天我在这里葬花,看到的人都说我痴傻,为了落花竟至于如此,其实我哭的是不知道我死了之后谁来葬我,还是最终连个为我哭泣的人都没有。这实际上也是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年轻人群中被排斥,让她意识到她孤零零的一个人。

  再多长辈的爱护都是年轻人世界之外的爱,被群体排斥的年轻人会觉得自己是孤单的。长辈的爱再充足,没有朋友的青少年在群体中都会越来越孤僻,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是不一样的,是“坏”的那个——群体认同感对弱势个体尤其重要。

  林黛玉葬花、吟诗是自怜,甚至是带有表演性质的自怜,听到贾宝玉耳朵里,想到了宝钗、香菱、袭人等几乎他认识的所有女孩。贾宝玉跟林黛玉的感情此时就是玩闹性质,所以贾宝玉也没有入了心,听到落花自然也不只是想到林黛玉一个人,反倒想了一群人。贾宝玉认为,“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林黛玉在贾宝玉心里此时也只是姊妹们中的一个。

  林黛玉本身就是有备而来,专门在那里等着贾宝玉的,发现贾宝玉之后,两人自然就讲开了。姊妹肯定是比丫鬟重要的,宝玉道:“等我回去问了是谁,教训教训他们就好了。”(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并没问是谁,踹了袭人一脚,要赶晴雯,实际上都是对他院里丫鬟们不负责任、敷衍塞责的惩罚。

  对于林黛玉葬花这事,曹雪芹虽然写的篇幅长,但是落笔用词都是非常轻描淡写的,其实就是与“忙种”相对应的“闲情”,是写林黛玉的闲情愁绪和贾宝玉的言重情浅。两次葬花对比着写,个人情绪不同,感触完全不一样。《葬花词》看似写花,每一句都是在控诉林黛玉自己被遗弃了。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