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0章 文学样刊_七零新婚夜,包办婚姻也很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社员听到这文学社还给发稿费,激动地举手:“社长,我们内部成员可以参加吗?”

  林清雅微笑,“可以。”又宣布,“征稿任务,截止半个月后,大家踊跃收集征稿,内部各栏目编辑审核后,再推给我定稿。”

  “是,社长。”

  林清雅又和大家敲定了征稿内容,包括诗歌、小说、文艺作品评论等,主题和字数限制。

  因为是第一期,必须选个好的主题,最后敲定了红色题材,时代奋斗的主题。

  林清雅又安排郭超英督促社员,把征稿内容写出来十几份,张贴在每层楼的宣传栏上。

  路过的师生一看文学社还有稿费,报名的人数蹭蹭往上涨。

  投稿地址暂且选在食堂,这里随时都可以进出,安排了社员在这负责登记。

  张贴了征稿第一天,专门收稿的社员,就收到了二十多份稿件,其中大部分是打油诗。

  稿件是保密封存,统一审稿,不录用的稿件,会退给大家,可以自行去登记处领取。

  一审是组内成员交叉审核。

  负责二审的审稿编辑,林清雅专门找了中文系现代汉语的章教授。

  老教授也很愿意出力,支持学生的活动。

  最后是林清雅来定稿和负责印刷。

  林清雅还亲自为社刊设计了页面,穿插介绍了红旗鸡的简图广告,计划是单面报纸文刊,刊登字数也有限。

  稿件收集了半个月,一审也结束了。

  郭超英把审核的稿件交给林清雅,林清雅又拿去找章教授。

  章教授跟批改作业似的,大多数诗歌写的,都入不了他的眼。

  不过最后还是找出五篇优秀的诗歌,和一篇现实题材的农村小说。

  林清雅担心名气不够,又把主意打到了吴秋舫身上,笑眯眯地跟吴纯如说:“吴老师现在的名声,在绘画界年轻一辈如日中天。你去找他做个采访,作为新增栏目名家采访,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

  吴纯如点头,“行。不过雅雅,我们这个报纸全靠你从养鸡场抽取经费,真的不用我们全体社员筹钱发行?这能供应的过来吗?还要给作者发稿费。”

  林清雅轻笑,“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在报纸上设计了红旗鸡的品牌,也算是宣传效果了。先出一期文刊试试水。”

  每期印刷几百份报纸的经费,对养鸡场来说微不足道,还能借助这些文学作品,打响第一个广告市场,这才是林清雅的目的。

  吴纯如把吴秋舫的采访文稿准备好后,所有稿件交给林清雅定稿,最后自己组内排版,并且严格要求排版,向社会媒体编排看齐,这样也会节省一笔经费。

  自行排版都完成后,便去找印刷厂先印了样刊。

  社员去把样刊取了回来,“社长,样刊印好了。”

  林清雅接过,“我看看。”

  样刊印出来,一股子墨香味,只有单面。

  各个栏目板块排版都很清晰,最后名家采访,林清雅看了眼,又蹙眉,感觉还缺了点什么。

  她又拿过社会媒体报纸,果然,少了摄影报道,这份报纸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就不够。

  名家采访一段文字后,还有一首抒发革命爱情的小诗。

  这里少了张吴老师的照片。

  林清雅又看着吴纯如打趣,“没想到吴老师还有会作诗的本领,这张报纸发行后,这首诗肯定要火遍全校了。”

  吴纯如也温柔一笑,她一直仰慕他的才华。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