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章 走马上任_科举后,我靠种田平步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钰打量左眉生一颗硕大黑痣的厚嘴唇壮班差役,别过眼,道:“知县李潭观何在?”

  “这……”差役为难。

  “南里县新任知县在此,还不赶紧叫李潭观出来。”黄朝一身苍灰儒衫,摇着蒲扇,师爷派头拿捏的恰到好处。

  “新……新任知县?”差役瞳孔微微放大,不太理解“新任知县”是什么意思。

  黄朝抖开授官告身,竖立在差役面前,“睁大你的狗眼,好好看看!”

  差役睁大眼睛,字儿一个不认得,字儿上盖着的大红官印……还是不认得,他迷茫的看向黄朝,再看向徐壮等人,最后看向宁钰。

  “磨蹭什么!”黄朝收起告身,冷脸呵斥。

  “不是……徐七公子,李知县他、他不在。”赵典史交代了,知县逃跑的消息不能走漏,以免引起恐慌。

  “知县不在,叫县丞出来。”黄朝显得很暴躁,一副老子不好惹的架势。

  “县丞也不在。”

  “主簿呢?”

  “还……还是不在。”

  “这个不在那个不在,你们南里县县衙想翻天不成?”黄朝鼻孔朝天气愤道。

  “这……”差役求助的看向宁钰。

  “不用紧张,叫主事儿的出来便是。”宁钰笑容温和,佯装对知县跑路之事一无所知。

  还是徐七公子好说话…差役暗自舒了口气,“诸位稍后,小人这就去叫赵典史。”

  听差役禀报完,赵遇海险些跌下座椅。

  昨日见面外甥没提新任知县之事,晚上在徐府也没提,怎么一觉醒来拿着文书上任来了。

  赵遇海想起宁钰去追赶李知县一事,觉得事有蹊跷,思量再三,决定按下满腹疑问暂时不表。

  赵遇海将宁钰迎至大堂。

  一名典史、两名文吏、六名壮班差役、四十多名捕快、两名厨子、四名洒扫仆妇,举凡领衙门薪俸的全到齐,从大堂内排列至戒石亭。

  “这……这是蜀云王……王印?”赵遇海和两名文吏反复查看授官告身,和介绍信上的大红印章。

  “不错,望京沦陷,王爷自是要整顿治下军政以备战时,故此特命我接管南里县军政两务。”虽然目前只有政务。

  宁钰看向黄朝,接着道:“这位黄师爷原是王府幕僚,此番前来,是为协理职权交接事宜。”

  黄朝昂了昂下巴,态度傲慢,“废话少说,李潭观何时回来?”

  蜀云王为人妄自尊大,手下将部幕僚大多也是如此,黄朝一开口,连赵遇海对宁钰上任一事也信了七分,更别提旁人。

  而赵遇海心里的那三分怀疑是因为,他不知外甥何时攀上了蜀云王。

  “实不相瞒,李知县已于前日夜里携家眷离开任上。”赵遇海回道。

  “什么?!”黄朝白眉一震,“官印可被他带走?战事紧急,这一时半会儿,王爷可没有更换辖下官印的打算。”

  “这……小人不知。”

  “不知?你这个典史是怎么当的?顶头上司跑路不知劝阻,连官印也留不下,哼,要你何用?”黄朝怒发冲冠,指着赵遇海的鼻子骂。

  “咳!”

  这个戏精…敢骂她大舅舅,等着……

  宁钰轻咳一声,瞟了眼黄朝,转向赵遇海,“还请赵典史带人去内衙找一下,李知县仓促启程,许并未带走官印。”

  赵遇海带人去寻官印。

  宁钰坐在县太爷专用座椅上,端起仆妇送来的茶细啜,问:“外头鼓响了半晌,怎么不收状子?”

  “回大人,知县、县丞不在,无人审案,故此不接。”

  宁钰看向说话的捕快。

  嗯…捕快果然是捕快,单看长相也比看大门那几个差役强,不至于看一眼就想洗眼睛。

  好想把燕时和谢蕴弄来看门,一左一右,大哥哥放中间……

  “那妇人倒是有几分气节,昨日敲了一整日,今晨寅正准时又来,粒米未进,滴水不沾,直言知县不能秉公执法,连知县一起告到府城。”捕快补充一句。

  精气饱满、嘴唇莹润,可不像在大太阳底下站四五个时辰粒米未进、滴水未沾的样子。

  又是个戏精…宁钰觉得有趣,不自觉轻笑,“可知有何冤情?”

  “状告南里县首富徐二老爷入室抢劫、殴打强暴、纵火杀人。”

  “噗——”

  宁钰一口茶水喷向案桌。

  。何以笙箫默小说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