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子三畏之畏天命_仙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在此安全得很,何必担心?”

    安公公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再说。叶行远考虑下来似乎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便也颔首同意。

    他们几个到底不是专业的,与司马诤和四凶不能比,如今已经知道了黄泉入口开启的地点,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他们不如就安心等待,更多的细节就交给专家来吧。

    隆平帝只要举行祭天,天庭便会知晓此事,自然会准备相应的防范措施。纵然灾劫难以完全消弭,但至少也能够控制在危害最小的范围之内。

    莫名其妙搅入此事的叶行远,勉强也算有了与皇帝共患难的情谊,到此适可而止是最符合他的预期。不过乱世真是比叶行远想象的更乱,连阴间冥界都来凑热闹,还真是三千年未遇之大劫了。

    之前他们几个精神高度紧张,如今到了地底,亲眼看见了黄泉地穴,反而放松下来。隆平帝也不顾形象的席地而坐,饶有兴致的向叶行远询问道:“此地勉强算西,应了谶言之中的一字,但北方不知又有何事?犬、马也不知何解,你可有猜测?”

    皇帝随意闲聊,也带着几分考校的意味。叶行远想了一想道:“学生所见,不过只是冰山一角。郑老大人善知过去未来,此言必有深意,我却不敢妄自揣测。不过我想未来之事,难有确凿,纵然是天庭神祗也不能尽数掌控,倒不如顺其自然,莫要强求才是。”

    对这句谶言叶行远其实懒得费太大的心思多想,他眼前之事都未能完全把控,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琢磨未来?光是黄泉之门开启这种事,已经远不是叶行远这个层级能够操心的。

    隆平帝点头赞道:“你这几句话说得有道理,正合圣人之意,郑巨虽然于易经一道的钻研前无古人,能知未来之事,但未有善终,身后还不是一抔黄土?”

    即使借着圣人截取天机之力,只推算人界万年,也是逆天之举,必遭天谴。郑巨后来事迹无考,连葬身之地都寻不着,也不曾听说有什么后人,著述更是禁绝散佚,也不见得有什么好。

    正统儒生,还是秉承不语怪力乱神的宗旨,只求心之所安,不行孽事,便也不惧未来灾劫。佛家有云“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这却与轩辕世界读书人的行事逻辑不谋而合。

    隆平帝对叶行远很满意,就怕他因今日之事而钻了牛角尖,那可真只能送去钦天监干活了。如今看来,叶行远心性、才学都是超人一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