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铸币准备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换取美元。这部分的量很少,大概每个月也就几十美元的贸易额。

  二是朱富贵的稿费。数量也不是很多,大概也就是每月一两百美元。

  第三才是大头,是朱富贵与英国、南方邦联的被服生意,换取美元。

  十多万套初中生校服又能换回50万美元。

  按照目前550名军人,平均每人每年150美元;

  1200名工人,平均没人每年100美元来计算,朱富贵一年用于支付内部工资的美元金额达到了20万美元。

  况且两个月后,第二批人数更多的华工即将抵达,到时候朱富贵将会支付更多的工资。

  这样听起来,似乎人口的增加反而成为了大明帝国的负担。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军人姑且不论,每一个工人为朱富贵产生的利润是远远超过他消耗的资源的。

  之所以产生如今的美元危机,归根结底还是以外币作为国内流通货币的缘故。

  除非是高度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将大明牢牢绑架在花旗国联邦政府的财政马车上,否则这种模式根本无法维持。

  这就要求,朱富贵必须尽快实现货币自主,与美元部分脱钩。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放在后世其实相当困难。

  一个弹丸小国连主权信用都没有,如何能发行被人信赖的货币呢?

  就算是有贵金属储备,也很容易被挤兑一空。

  除非像是港币那样一方面直接铆钉美元,一方面背靠大陆的支持,才能成为长期稳定的货币。

  不过对于19世纪60年代,且拥有两界贸易权的朱富贵来说,实现自主货币却要容易很多。

  原因无他,那就是相隔160年,黄金的价值几乎没有浮动,但白银的价格却发生了大跳水。

  只要囤积大量白银,使用等值银元作为本国货币,那么“朱大头”推行起来肯定没有多少难度。

  至于货币的制作,朱富贵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正品古玩销售小二黑】

  因为打算在新凤建立一座大明皇家博物馆,以增强民众的凝聚力,所以这段时间来朱富贵经常找小二黑买东西。

  从东亚直立人头骨到炸死努尔哈赤的大炮,朱富贵已经差不多收集齐了。

  虽然这些文物没有一件是真的,但朱富贵可以钦定它们是真的。

  到时候弄上一两米宽的玻璃柜一罩,是真是假就是博物馆说了算。

  对于这样的大客户,小二黑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给朱富贵推荐了一位专门做假银元的周老板,朱富贵则很爽快地将他聘请为大明的铸币顾问。

  在朱富贵看来,“朱大头”只要有后世假银元的做工,就足以通行天下了。

  想要制作银元,朱富贵的说法是,他们这边准备搞一个大明为主题的游乐城。

  这种银元是兜售给游客的纪念币。

  周老板理所当然地建议使用锡铅等金属制作大明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