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5章 消失的舰队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令列强为我所用!

  只是很可惜,大明并不吃这一套。

  对于明靓宗来说,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在诸夏与雅利安,中华与盎撒,大明与英夷的交锋中,所谓的中立国,大明根本不予承认。

  大明方面无视了暹罗方面,若是大明出兵,暹罗政府将会无条件倒向英印当局的威胁。

  德武十二年,西元1874年四月。

  就在鞑宋大军第一次越过“杀死印度人”山口,掳掠英印北部边境,抢劫包括印度神牛在内的牲畜十万头,凯旋而回之际,大明开始对暹罗发动进攻。

  作为总指挥的朱富贵大帅,亲临真腊重镇金边,督战征讨暹罗的战事。

  说是征讨暹罗,但实际上,谁都知道,此役大明真正的对手就是英印当局。

  与鞑宋抽插自如的印度西北部地区不同,英印当局在缅甸布置下了百万重兵随时可以进入暹罗。

  而在暹罗境内也有军事顾问超过两万人。

  当然了,所谓百万大军,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拿着劣质武器的印度伪军,作战能力存疑。

  但毫无疑问,这是在波斯高原以东第三强大的战力。

  第一是大明神州都指挥使司,第二大明南洋都指挥使司。

  虽然两者总兵力相加也仅有八十万人,但朱富贵认为,一个大明士兵,可以抵得上一伯个印度土兵。

  所以,优势在我!

  唯一让朱富贵感到困惑的是,按照预定计划,大明集团对于英印当局的攻势应当是三面开花的。

  即大明主力自中南半岛以马来之虎山下奉文的路线推进,鞑宋在印度西北以莫卧儿开国皇帝蒙古后裔帖木儿·老虎的路线推进,南唐则从海路以东印度公司的推线推进。

  三管齐下,全面开花。

  如今,大明和鞑宋的推进都很顺利。

  南唐方面却似乎出了一点问题。

  李鸿章的庞大舰队应该已经对德干半岛南部发动进攻了才对,但不知怎么回事,大明这边却迟迟没有收到相关信息。

  朱富贵隐隐担心,他们该不是发生海难了吧?

  毕竟是李鸿章舰队大部分的轮船,都是数年来,他通过他那个贪污成风的江南制造局,以及盘来的福建船政厂所生产的火轮船。

  虽说大明外派的工程师都经过检测,认为性能虽有不足,但下个南洋还是问题不大的。

  但说到底,熟知历史上洋务大师们做派的朱富贵,对于这些轮船的性能到底怎么样,仔细想来,心里还真有点没底。

  可毕竟是如此庞大的一支舰队,若是真在南洋发生事故,怎么地也会有些残骸遗体冲刷上岸,被人发现。

  然而,那些也都没有。

  李鸿章与他的地主乡绅团,就这么杳无音讯,成为了一桩迷案。

  大明方面派出了一些赵光义级滨海快艇,在南洋各个角落里搜索。

  不期待他们能如期会师,只要人没事就好。

  此外朱富贵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精力去管李鸿章了。

  他在金边,终于又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心腹爱将莫白。

  “飞鸿他们母子都很好,飞鸿已经长到一米八了,就是瘦弱了一些,只有两百斤。”

  老李太监毕竟上了岁数,人一老,他乡遇故知,话就会多了起来。

  他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凤都的往事。

  莫白也忍不住感慨道:“飞鸿他老豆个子可不高,没想到吃足了肉蛋奶,飞鸿能长到一米八,哎,只可惜我小时候连红薯都吃不饱,以至于没有长高。”

  其实莫白一七零的个子,在这个时代无论在神州还是欧洲,都绝不算矮了。

  毕竟当年莫白就是因为力气大,吃得多,家里养不活,这才冒险前往“花旗国”淘金的。

  可奈何,殷洲的第二代新大明人,在充足的动物性蛋白的供应下,身高像开了挂似的的猛涨,用“容貌伟长”已经不足以形容了。

  相比之下,老一辈的大明先民,确实显得矮小了。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