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0、回龙湾_德昭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江之上,波涛滚滚。

  赵德昭站在甲板上,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凛冽寒风。

  上半年的时候,他一路从锦城府乘船护送孟昶一行人顺大江而下,在大江上面度过了两三个月的时光。

  那时候,他就喜欢这种站在船头,看着船只在滚滚波涛上面噼波斩浪的感觉。

  大江上下游的地理风景差异巨大,较之于上游两岸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下游的地势平坦开阔,加上江面宽阔的惊人,以至于在横渡大江的时候赵德昭都看不清楚另一边的河岸,目之所及四面都是水天相接的景象。

  让人感觉船队彷佛是航行在茫茫大海上面一般。

  “前面不远就是瓜州,晚上我们便会在那附近靠泊。当年香山居士途径瓜州,留下了一首《长相思》,赵小郎若是有兴趣,我可以带你去瞻仰一番。”

  宁掌柜的生意从赵德昭身后响起。

  赵德昭回身对着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宁掌柜打了个招呼,说道:

  “宁先生愿意的话,我等荣幸之至,毕竟那可是醉吟先生。”

  跟着孟昶待了挺久,赵德昭的文化知识也是有了些许的提升的。

  至少他知道这个香山居士说的是谁,就是那位写《琵琶行》的江州司马:白居易。

  不过白居易在瓜州留过诗赵德昭就不清楚了,他就记得一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

  那个好像是陆游写的,还得过好些年才出生。

  当然,以后的陆游会是啥样还不一定。

  既然现在的身份是游学士子,那么这种观瞻前人的事情自然也要做一做的。

  反正都是是旅游。

  这年头的动力技术摆在这,再加上船队是逆流而上,所以行进速度慢的可以。

  所以直到太阳西斜,船队才刚刚抵达了距离扬州城不过几十里路的瓜州渡口。

  收了风帆,船队摇着橹靠到了江边的浅滩,抛下了锚准备过夜。

  而宁掌柜和赵德昭以及几名生肖成员一行十来人乘着小船,直接从渡口的码头上了岸。

  宁掌柜指着瓜州渡周遭的几条水道,吟唱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赵德昭知道,这应该就是那一首《长相思》了。

  通篇听下来,有点凑平仄的味道,难怪自己没在课本上看到过。

  不过终归是白居易写的,自带buff,赵德昭也只能附和的夸赞了几句。

  接下来,一行人在宁掌柜的带领下,在瓜州镇里简单的转了一圈,走了一遍据说是白居易当年走过的路。

  顺便还找了个酒楼吃了顿晚饭。

  只不过晚饭菜赵德昭有些难以接受。

  倒不是说菜品有多么猎奇,只是常见的河鲜鱼虾而已。

  只不过这些菜的做法赵德昭很不喜欢。

  有个成语叫脍炙人口。

  所谓的脍是做菜的一种方式,简单的说就是类似于生鱼片那样,直接生吃。

  宁掌柜点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