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 偶遇洋人_挞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叫唐约翰,是个品德高尚、信仰虔诚的米国人。他生于广州,在米国接受神学教育,受米国浸信会派遣到中国。

  在魔都期间,唐约翰不仅下苦功夫学习儒释道经典,还创作英汉辞典,翻译了一大批自然科学书籍,自学西医以方便传教。

  他无奈地发现,中国人对各种基督教派别都不感兴趣,甚至抱有敌视态度,找他看病的人远远多于听他传教的人。

  唐约翰对太平天国抱有好感,希望和天国高层建立联系。当众人还在观望时,他已冒险乘坐商船来到金陵,幻想得到洪秀全信任,成为天国的精神导师。

  唐约翰对陈城自称火星人的说法将信将疑,认为这是杨秀清用来迷惑敌人的伎俩。但陈城和何兆武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特别是何兆武能说美式英语,令唐约翰倍感亲切。

  他们只好把唐约翰带入军营,用手机向唐约翰展示图片、视频,带唐约翰参观猛士指挥车、运输车,唐约翰大为惊奇。

  唐约翰说:“真是天外有天,没想到宇宙中真的存在其他文明。贵军营里的汽车、手机超乎了我的想象,如果利用得当,将来必能造福全人类。”

  陈城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当初从火星逃难时,我们走的仓促,只觉得我们长得像中国人,却没想到中国不仅科技落后,而且还在打内战。偏偏不巧,我们来的地方正处于战场中央。现在我们连自保都做不到,更别提发展科技,造福人类了。”

  唐约翰说:“你们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上帝不忍心人类受难受苦,所以派你们到中国救黎民于水火。”

  这洋人似乎有点不开窍。陈城只好挑明了说:“话虽如此,还得着眼解决当下的难题呀。譬如这手机,好是好,只是需要定期充电。还有那汽车,没有柴油寸步难行。可眼下中国不仅没有发电、炼油设备,连相关的知识储备都没有。听说贵国工商业发达,人文荟萃,浸信会又是有信仰有财力的团体。唐先生何不从中作保,鼓动一些工商业人才到陈城国,与我们合作,把这手机、汽车都发明生产出来,岂不是件大功德?到时候,人人用手机通信,家家靠汽车出行,岂不美哉?”

  唐约翰被说动了,说:“这件事意义重大,我很荣幸能得到陈先生的邀请。只是此事关涉太大,需要慢慢构思,谨慎规划。不知道陈先生准备从哪里着手?”

  何兆武一激动,说漏了嘴:“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生存,最缺的就是军械弹药。希望唐先生帮忙引进军械方面的人才、机器,大力生产枪弹,我们将感激不尽。”

  唐约翰脸色一变,说:“军械弹药都是杀人武器。中国人已经够悲惨的了,中国内战造成的伤亡已经够多了。”

  陈城连忙打岔道:“唐先生慈悲为怀,我等甚是佩服。但内战虽要死人,但若真的为民着想,就要努力打赢内战,然后尽力为民办好事。

  “我们虽是火星人,但和中国人同文同种,面貌肤色相同,为生民立命,开万世太平,也是我军奋斗目标。眼下我军已经惩治过几个罪大恶极的大地主,将他们的土地平均分给贫苦的农民,让农民有田耕,有粮吃。我们这种精神,和唐先生不远万里过来传教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

  “但我们的力量太小,如果没有先进、充足的军械弹药,我们就不能打赢清军,全国四亿农民将一代又一代地重复缺衣少食的悲惨生活。”

  唐约翰听进去了,何兆武趁热打铁说:“唐先生来自米国,对米国南北对立的现状一定很清楚。毫不避讳地讲,米国南方很快就要掀起叛乱。南方民风剽悍,而北方工业发达,枪炮舰船完备。届时,米国的内战将远比中国惨烈。假如我们合作生产一批性能先进的军械,必能提前结束各自国家的内战,减少人民的痛苦……”

  正在谈话间,天王专使驾到。陈城和何兆武面面相觑,不知是祸是福。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