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章 分兵_挞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马的马尾被太平军士卒牵住。塔齐布砍断马尾,才侥幸逃得一命。

  此一战,太平军兵力五倍于敌,仍旧不能歼敌,只能凭借人多的优势击溃湘军。

  陈城甚是失望,罗大纲也无可奈何。

  没多久,一场大风袭来,湘军外江水师的战船损失惨重。其中,二十二艘战船沉没,二十一艘损坏严重。

  湘军水师是曾国藩的嫡系,也最为曾国藩重视。经过湖口之战,水师几乎解体。

  经过大风的摧残,湘军水师再无战斗力。

  太平军的战船相对较小,受风灾的影响小,却也被大风吹得七零八落,无力再组织进攻。

  曾国藩命彭玉麟率领残余战船直上武昌上游的沔阳,在沔阳停船休整,重新招募水兵。

  内江水师的萧捷三自姑塘被袭,也沿着鄱阳湖南下,一直驶至南昌,依托南昌休整。

  秦日纲、陈玉成见水师不可用,便自黄梅西进,轻取武穴,兵锋直指田家镇、蕲州。湖广总督杨霈不敌,绿营大溃。

  秦日纲见状,更受鼓舞,急于雪耻,便率领麾下太平军急切西进,希望夺下武昌,弥补之前的失误。

  这日,陈城正在营中,罗大纲忽然来访。陈城见他面露忧戚,连忙问他缘故。

  罗大纲叹口气道:“秦日纲、陈玉成不打招呼,带军向蕲水、黄州进发了!九江尚有塔齐布部虎视眈眈,众将贪功,跑到湖北夺城,有什么用呢!”

  陈城冷笑道:“前些天湘军陆师主动过来挑战,我们这么多人,却打不过湘军。只有我们火军和大哥的部队冲在前面,秦日纲等人都是只吆喝,不死战。”

  罗大纲也叹口气道:“秦日纲有天王跟他撑腰,自然不会把翼王放在眼里。他进军湖北,美其名曰围魏救赵,说要把江西的湘军引向湖北,减轻九江的压力。实际上,秦日纲还是想避开湘军锋芒,捏绿营这颗软柿子,趁机占领武昌,将功补过。”

  陈城看着罗大纲,忍不住为他惋惜。罗大纲甚有才略,早期以西王萧朝贵为靠山。萧朝贵一死,罗大纲在派系林立的太平军中甚是孤立,有志难抒。

  陈城屏退左右,劝谏罗大纲道:“大哥,你智勇双全,在天国足当一面,见识远在秦日纲之上。但因为你无根无派,别说天王、东王不重视你,就是翼王、北王也对你敬而远之。战事急时,大家都想着你的好,战事一放松,你就只好靠边站了。”

  “哎”,罗大纲叹口气道:“没办法,我出身不好,性格又躁,不讨人喜欢。”

  陈城靠近罗大纲,低声说道:“干脆我们另起炉灶,割据一方吧!”

  罗大纲哈哈大笑。他看着陈城严肃的样子,知道他并非谈笑,说道:“我年轻时就想割据一方了,但人一多,人心就涣散,队伍就逐渐杂乱,战斗力减弱。

  “天王以拜上帝教笼络人心,将士对此深信不疑,甘愿为他赴汤蹈火。东令严整,上下齐心。所以,太平军能够纵横南方。

  “以我的才能,和天王、东王比是万不能及的。老弟见识非凡,火军纲领明确,未来大有可期。若我年轻个二十岁,我肯定就义无反顾投奔火军了。

  “但我已年近五十,妻子又在天京。若我贸然加入火军,不仅于火军无益,还会成为火军的累赘。这个问题还是不要再提了。”

  陈城反问他:“那你下步怎么打算呢?”

  罗大纲淡然一笑,说:“我能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算一步吧。东王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战场就是我的家,我在战场上比在天京还要过得舒服。”

  陈城心里一凉,所谓好战者亡。罗大纲宁愿呆在战场上,也不愿回天京,这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想法。

  陈城连连摇头,道:“大哥,你千万别抱这种想法。现在战事仍频,湘军只是一时失利,很快就会卷土重来的。”

  罗大纲哈哈大笑,说:“男子汉大丈夫,战死沙场,死得其所!”

  陈城知道罗大纲已有死志,心里不禁难过。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