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民兵守备队_挞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民军早已建有民兵组织。最开始时,民军在铜陵推行耕者有田,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为了防止地主反攻倒算,也为了抵御农村盗匪,便在农村里建立了民兵连。

  民兵连的连长兼任村长,多由负伤返乡的民军战士充任,连队里的民兵则选拔自积极拥护民军的本村青壮年。

  民兵连平时负责保卫乡里、互助生产,战时则积极配合正规军执行各种任务,例如侦察敌情、修整道路桥梁、提供军粮等。

  民兵不拿军饷,一切食宿费用等均由本村摊派。若要执行任务,民兵连长可以向民军申请经费。

  民兵一旦成为随军的军夫杂役,就要脱离本村,紧随民军大队行动,从事搬运辎重、挖掘工事等体力活。

  军夫杂役有军饷,和正规军相当,都比较低。但军夫杂役视同服役,却不用上战场,返乡后视同民军正规军,享受各种优待。

  李想所实验的民兵组织,又与军夫杂役不同。这是一支全新的民兵部队,足以与一般的太平军、清军对垒。李想将之称为民兵守备队。

  民兵守备队的编制与民军正规军相同,只是都不足额。

  军官来自民军正规军,多选用年龄偏大、身体有伤、战斗经验丰富的民军军官、老兵。

  队员则来自农村中早已存在的民兵连。每县一支民兵守备队,常设队员两百人,队员主要从全县的民兵连中考试选拔,以身体强健、识字、朴实、忠诚为选拔标准。

  说起民兵守备队,李想向陈城等人娓娓道来:

  “这民兵守备队,起源于一次偶然的守城行动。去年初,我们刚刚占据徽州,听说休宁县的煤矿很好,便派兵来到休宁勘察煤矿。果然,那里的煤矿很容易开采,热值也高,于是赶紧抽调兵力来到休宁采矿。

  “那里,三师的兵力本来就少,徽州一带的民军都聚集在休宁,每个县城只留了一个加强连驻守。有一天,一股清军来试探着进攻祁门,被守军赶跑。那连长贪功,率着一连的人追到了城外。

  “谁知道,城内还有不少顽固分子,趁着守军外出,袭占了祁门县城。刚好那时候,民军连长正在召集全县的民兵连长在城外搞集训,每个民兵连长又带着两三个民兵骨干。这些民兵骨干凑合起来,也有一百来号人。

  “这一百来个民兵也不等守军回来,自发推举了指挥官。那指挥官率领着民兵,拿着简陋的武器就发起了反攻。那些顽固分子还想负隅顽抗,却被城内的老百姓偷开了城门。这些民兵一拥而上,和城内百姓一起,把那些个顽固分子打得落花流水。

  “民军连长还在追击清军时,听说县城被敌人攻占了。这可是大罪,民军连令急令全连返回。到了城下,却发现县城安然无恙。原来,民兵已经先他们一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