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问题根源_明朝小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次子为奴,妻女也被发配到教坊司。方孝孺更惨,本来姚广孝都把他保下来了,结果自己作死,直接领了个十族套餐。

  那场战役之后,有太多的人惨遭灭门,数万人被流放充军,像方何俊、叶红梅这种,只是漏网之鱼。

  “这些人应该还活着吧?”

  朱瞻基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林墨的意思,说道:“你是说,赦免这些人?不行不行,陛下绝对不会答应的!”

  “不一定要赦免啊!”林墨解释道,“先逐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只要别再继续受苦受罪,就相当于赦免了。”

  “如何改善?”

  “殿下先告诉我,这些人都在哪?现在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朱瞻基想了想,说道:“主要在云南、海南、奴儿干都司一带,大多数在服劳役。”

  “这样吧,我举个简单例子,不过……如果我说的不对,殿下可不要怪罪。”

  朱瞻基没好气地说道:“废什么话?赶紧的!”

  林墨说道:“比如说奴儿干都司某处地方,那里有几百人正在服劳役,肯定是一处苦寒之地,除了劳役基本上没什么人烟,如果朝廷下一道圣旨,在那里建立一处城镇,划拨一些钱粮,建设学堂、医馆等基础设施,让这里的人从苦役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不就相当于赦免了?”

  朱瞻基想了好久,然后说道:“你这个想法挺好,只是……实施起来阻力很大,且不说陛下,那些大臣们就不会同意!”

  朝廷中大部分人是靖难之役的受益者,现在搞这些小动作,暗中赦免了建文旧臣的家属,不就相当于承认了当年那场仗是造反?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样一来,从皇帝到臣子,全成了反贼!

  “咱别明着来啊,边关建设本来就是一项很正常的举措,选上十几处重要的边镇,悄悄带进去一两处,不就成了?如果这些人得到赦免,他们的亲属还造什么反?甚至会主动投靠过去,为我大明的边关驻防增添人手,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朱瞻基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看来我说的没错,你肚子里的鬼点子是真的多!”

  林墨有点纠结,这句话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我该怎么回答你啊……

  “这件事若能办成,你可就立大功了!”

  “草民不敢邀功,只希望殿下看在草民一片赤诚的份上,以前做那些糊涂事就不要追究了……”

  “呵!”朱瞻基冷笑道,“你也知道,做了很多糊涂事?”

  林墨心里一个机灵,又来了!老朱家人怎么说翻脸就翻脸?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

  “草民万死!”

  朱瞻基摆摆手,说道:“别在我面前装模作样,谁知道你嘴上说着万死,心里是怎么想的?”

  林墨赶忙说道:“殿下,我对你可没有丝毫的隐瞒啊!”

  “行了,今天的事是个误会,你回去好好研读,如果这件事成了,我给你请功!”

  “多谢殿下!”林墨这才放下心来,心念一动,又说道,“殿下,是不是有人被开膛了?”

  “你怎么知道?”朱瞻基脸色立刻变得阴沉,问道,“这件事果真和你有关系?”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