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章 主动洗白皇帝是千古仁孝之君_穿越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自己手里!不需要补功课!”

  “那就试试!”

  朱由校因此毅然站起身来说了一句,又道:“就由你们去做,做什么产业,位置选择,朕会令各衙门配合你们!到时候,朕会和朝廷出资,朝廷出的资就转为工人之份,工人中技术精湛者,可以技术入股,另,你们推荐一善经营者管理该厂,也让其以能力入股。”

  “臣等遵旨!”

  毕自严等因此回了一句。

  朱由校则继续说道:“朕已通过免天下田赋,让务农者增收,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工人增收,如此大明之生产者中,无论工农或皆有得!”

  ……

  毕自严等奉了朱由校的命因此开始筹办新的官营产业,一种不同于相比于以前的官营产业,而要把盈利用于职工身上,建立更全面的配套体系。

  而与此同时,朱由校下达的永久免除天下田赋的诏令也已陆续为天下人所知。

  这道诏令如一颗巨石落入水中一样,自然在民间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历史上倒是出现过“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政令,但没玩成功。

  但此刻的大明要关内的耕作者不再纳粮。

  百姓们自然因此欢呼不已。

  饶是地主们也因此欢喜不已。

  “这真是皇恩浩荡呀!”

  “是啊!皇恩浩荡!”

  “饶是汉文帝、唐太宗,也未敢如此做也!”

  ……

  许多士民因此不由得望北而叩。

  不过,朱由校免天下田赋的事,倒是让记史的翰林官犯了难。

  因为他如果把这诏令记下来的话,无疑就是在告诉后人,他这么一位严酷的暴君,居然做了比古往今来所有仁君贤主都未做到的仁政。

  这实在是太打儒家的脸了!

  “这可如何是好!此政一记,后世之君,怎好再信‘宽仁’二字可济民也!”

  翰林史馆侍读学士杨所修就因此对侍讲学士李藩说了起来,且面露难色。

  李藩则思忖片刻后,笑道:“笑话,吾皇本就是宽仁之君!自三皇五帝以来,便无仁德在其上之君!先不说其,其。”

  李藩话到这里,另一翰林学生贾纯就问道:“其什么?”

  “其……”

  李藩努力想着被自己一直视为暴君的当今皇帝到底有什么仁德的事,想了半日后,才道:“其禁止溺婴一事,可见其仁,应当记于史册之上。”

  “这本是小事,可记乎?”

  贾纯问道。

  “体现陛下仁德的岂是小事?杨翰林,公之言很危险!汝心中可有君父?!”

  李藩很严肃地批评起杨所修来,且吩咐道:“能记的,自然都得记上!只要能体现陛下仁德的,就不是小事!”

  “要让后人知道,乃吾皇千古第一仁君!是仁君!所以吾皇才能颁布这千古第一善政!明白?!难道你们想让后人觉得,免天下田赋的善政非一仁孝之君所为吗?”

  李藩说道。

  “陛下对太妃素来冷淡,又不常亲自参加祭祀,实在是难提一个孝字,且也从未减过什么刑罚,也没有大赦过,这仁字也实在是难提。”

  杨所修道。

  “一定要提!尽量寻些出来,要让后人知道,吾皇乃仁孝之君,所谓为尊者讳,如今陛下虽然不让这样,但我们可以把彰显他仁孝一面的都补记上,我想想,陛下还有什么仁孝的事被遗漏了。”

  李藩不由得苦思起来,忽然道:“有了,这个竟被以前的翰林忘了记详细些!陛下从刘太妃所请,送其礼佛,以完其愿,足见其仁孝!这个补记上起居注。”

  “还有什么,再想想,你们也想想,不能我一个人想!”

  李藩说道。

  杨所修、贾纯等翰林便努力想了起来。

  “有了,当年叶福清(叶向高)落水,陛下为之惋惜,没错,陛下甚为惋惜,可见其对老臣之仁!”

  杨所修问道。

  贾纯不禁问:“惋惜过吗?”

  “惋惜过,肯定惋惜过!据宫里老人说,当时,陛下足足叹息了许久。”

  李藩说了起来,就道:“记上!”

  “好,记上!”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