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五十一 军师之才,远胜于我!_我真不想当皇上叶君笔趣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韩新,这一对翁婿一文一武联手把持。

  而韩新在紧急调遣募集了足足三十万大军之后,面对地域极广的大骊疆土,最终只能无奈选择了竖壁清野,龟缩御防的防守策略。

  他果断放弃了那些无险可守的城池,并尽迁其户,不留寸粮,丝毫不给敌军以战养战的机会。

  至于紧急募征的这三十万大军,虽良莠不齐,但皆为青壮,分发兵器之后用来守城倒也是可堪一用。

  于是韩新将这三十万大军撒在了敌人进军国都的必经之路上,共分为三道防线抵御敌军。

  一旦防线告急,便可迅速退兵,集结至下一道防线继续御敌,以空间换取时间,确保国都中庭城的万无一失。

  至于这三道防线之外的其他城池……却也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但就在柱国大将军韩新手忙脚乱的龟缩大军,布置防线,严阵以待,抵御即将到来的六十万乾军之时。

  大骊方面未曾预料到的却是,由秦王政统帅的北征大军,却在接连攻下了沧州三郡之地后,悄然一分为二,各自向着相反方向持续进军。

  其中,大将军公孙疾将五万大军,十万民夫,挟秦王大旗按既定路线进军,旌旗招展,车马隆隆,营造出直逼中庭的威武气势。

  而至于北征大军的真正主力,却由秦王赵政与军师诸葛暗统帅,偃旗息鼓,悄然南上,直击大骊南征大军的运粮中枢——靖安城!

  大骊疆域广阔,横跨南北,其中国都中庭位于最北部的骊州,大骊威名赫赫的骊州铁骑也是闻名于此。

  此外,骊州以南与大行接壤的便是靖州,骊州以西与大乾接壤的则是沧州。

  大骊欲对大行用兵,则最为重要的后勤辎重,必然要通过靖州运往南方,供给前线百万大军的巨量消耗。

  不过单单靖州一州之地,自然无法满足前线大军的巨额消耗,大骊必须集全国三州之力,方能保前线百万大军饥饿无虞。

  故而,骊州、沧州之粮,皆先抵运至靖州,而后再由靖州作为中枢,运往南方前线。

  其中,位于靖州核心的靖安城,便成为了毫无疑问的运粮枢纽,承担着大骊全国汇聚而来的粮草,再经由此地运送前线,满足百万大军的日常所需。

  而在军师诸葛暗的谋划之中,兵临中庭为虚,火烧靖安才为隐藏在暗的真正杀招!

  这一战略目标,却是在发兵之前,才由军师诸葛暗所献,所知之人更是仅秦亲王赵政与大将军公孙疾者这两人而已。

  故而,以至于在大军两分之后,士卒们却仍然是一脸懵逼,不知究竟要去往何处。

  尤其是扛着秦王大旗的佯攻部队,更是对于自家区区五万人,便去进攻大骊国都中庭而感到心慌不已……

  “将军,我等为何突然分兵,两面作战呢……”

  其中,即使是身为公孙疾副手的裨将,也不禁大感疑惑,不由问询而道。

  “因为我等此次出征的真正目标……本就不是中庭,而是靖安啊!”

  公孙疾呵呵一笑,对于自己的副将却也并没有选择继续遮掩。

  “什么?我等此次出征……不正是为了兵临中庭,继而围骊救行么?!”

  裨将军顿觉不解,却不知这主攻目标,为何又突转为靖安城了?

  “呵呵……原因自然是围攻中庭不一定能迫使大军回援,但若是烧其粮道,断其粮草,则大骊百万大军不战自溃,别说继续进攻大行,怕不是得立刻退兵才是!”

  公孙疾耐心而道,言语神情之间,却是对于亲手制定此计的军师诸葛暗感到钦服不已。

  “这才是真正的谋国之策,计中有计,环环相扣,几近无解啊……”

  言罢,他默然摇首,不禁感慨而道。

  “唉……军师之才,远胜于我矣!”

  ……

  “文有天机,武有孔亮,文武相济,国将兴焉!

  君圣臣贤,齐心戮力,民心所向,天下易得!”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卷·东方屌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