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0章 吴王容错率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

  庆忌微微颔首道:“晏子的确随和大度。晏子,寡人欲择储君,不知晏子认为,在寡人的诸公子中,何人可当此大任?”

  “……”

  晏婴显然是没有意识到,庆忌会问出这种问题。

  不过,既然是国君发话,晏婴岂能避而不谈?

  “大王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自然是真话。”

  “若是真话,老臣以为,大王当立公子鸿为储君,善。”

  晏婴缓声道:“公子鸿有贤君之风,才德兼备,在朝野上下,广受好评。”

  “老臣已经能为大王预料到,若公子鸿继位,则励精图治,吴国必将迎来大治,万民受益,国力日强。”

  顿了一下,晏婴又道:“若是公子恒日后继承大统,怕是如大王一般,锐意进取,开疆拓土,而枉顾黎民之生死……”

  听到这话,庆忌又好气又好笑的道:“晏子,你这是在拐弯抹角的教训寡人吗?”

  “老臣不敢。”

  晏婴还很幽默的朝着庆忌眨了一下眼睛。

  实际上,对于庆忌这些年来穷兵黩武的开疆拓土,晏婴是颇为不满的。

  在吴国生活那么久,晏婴已经将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因为,不论如何,晏氏一族已经在吴国安家落户,与国同戚。

  荣辱与共!

  晏婴又怎能不在乎吴国的兴亡荣辱?

  这跟晏氏一族的利益是挂钩的。

  “晏子,寡人的看法,与你不谋而合。只是,自古以来,废嫡立庶,取祸之道也……”

  庆忌摇摇头道:“公子鸿略贤于公子恒,若日后继承大位,一定大有作为。”

  “不过,寡人以公子鸿为储君,将公子恒与王后,置于何地?”

  难道非要庆忌废黜王后季蔲,改立如梦,让公子鸿顺理成章的成为嫡长子不可吗?

  这样的事情,真的能服众吗?

  “那就看大王是要求稳,或是要求大利。”

  晏婴悠然自在的说道。

  实际上,对于吴国的立储之事,晏婴并不打算掺和进去。

  正所谓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庆忌要是立公子鸿为储君,再不济也能保本保息,不亏。

  要是立公子恒为储君,要么让吴国勃兴,完成庆忌未竟的事业,要么就是让吴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若寡人要立公子恒为储君,则当何如?”

  庆忌试探性的询问道。

  闻言,晏婴缓声道:“也无不可。”

  “对于大王心中的忧虑,老臣或可揣摩出一二……”

  “对此,老臣只想告诉大王,吴国现在家大业大,折腾的起。”

  “……”

  晏婴不愧是晏婴,一语中的!

  如战国时期的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有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这六代国君,为秦王嬴政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他们就没有出过差错吗?

  有!

  历代秦王犯的错误一点都不少。

  “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这句话能念叨到秦灭六国之前。

  哪是因为秦楚之君没犯过错,更重要的来自于秦楚的地缘特点容错率更高。

  鄢郢之战,楚国把国都都给丢了,可转年楚军反攻就能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

  蕞之战,庞谖一口气打穿上党、河东、河西,一直推到咸阳旁边,可转年秦国还是活蹦乱跳。

  在你死我活的大争之世,没有人会不犯错,最终的胜利者是靠犯错还能活下来……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