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3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楚人数十万,不会对我吴国心悦诚服。”

  “父王何不一不做,二不休,将故楚国腹地之民,迁往岭南、西南数郡?”

  “如此一来,既能为大吴免去后患,也可使岭南、西南人口充实,越、楚杂居,必不敢轻举妄动。”

  “……”

  闻言,庆忌深深地看了一眼公子熙。

  站在身后的大司马孙武、御史大夫伍子胥、廷尉伯噽、治粟内史范蠡以及客卿阳虎,都不禁对公子熙高看一眼。

  阳虎终于明白,虎父无犬子的道理。

  难怪,天下列国都知道,庆忌诸公子,无一个庸碌之才。

  哪怕是被流放在外多年的公子熙,都能有这般犀利的政治目光,高瞻远瞩。

  试问,这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可以预见的吗?

  当然,在其位,谋其政,说不定公子熙这是与生俱来的政治天赋。

  庆忌长舒一口气道:“熙儿,将楚国的数万贵族迁到金陵或吴郡,使其在那里安居乐业,无可厚非。”

  “然,将故楚地之民,数十万黎庶迁往岭南、西南,恐怕会有变数。”

  “楚地适才平定,为我吴国所兼并,现在寡人求稳,而非是一味地压迫,使楚地之民叛乱……”

  现在的吴国,与历史上大一统时的秦王朝,何其之相似?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曾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

  原因何在?

  虽然经过长年的统一战争,已经实现天下归一,但很多六国遗民旧国情怀不断,日思夜想反秦复国之道。

  这样的遗民中,贵族当占大半,而秦始皇将他们全部迁移到咸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便于监视他们。

  天子脚下,离经叛道的勾当更容易及早发现,及早扑灭。

  六国贵族的根基在六国旧地,如果他们有什么反叛之心,那么他们就需要依靠六国遗民来反抗。

  反过来看,如果六地遗民有心反秦,他们也需要打着六国贵族的旗号,才能方便行事!

  而六国贵族皆在秦地,他们与故土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了。

  如此一来,不管是咸阳的六国贵族还是旧地的六国遗民们,便有心无力,逐渐打消反叛的念头。

  最重要的是,刚刚经历统一战争,国都咸阳的人口削减较为厉害。

  如此规模的人口迁移可以有效缓解咸阳的人口问题。

  而且,六国贵族及其亲属家眷的衣食住行,都将极大的刺激咸阳的经济,真金白银会源源不断地涌进咸阳,府库收益大增。

  为其宫殿、陵寝、长城等大型工程的修建提供庞大的人力与财力……

  庆忌在位十八年,扫灭了多个国家,多个部族,往往都会迁徙其贵族豪强到都城金陵,或者吴郡。

  这就导致金陵得以迅速发展,吴郡得以迅速发展,人口众多,土地富庶,商业还十分的发达。

  金陵,已经成了吴国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和经济中心,名副其实。

  楚国的贵族,毫无疑问富得流油,将他们一股脑儿的都迁徙到金陵,对于吴国而言是一举数得,大有裨益的事情。

  但,原来楚国腹地的数十万黎庶,却不是那么好迁徙的。

  迁徙到吴国本土还好说,要是迁徙岭南六郡,或是西南三郡那种不毛之地,穷山恶水之间,他们岂能忍受?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