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1974年的春天_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衣服,有资产阶级倾向,至于私自动用枪支打猎自动忽略了,因为他们也曾品尝过。而且大家都也知道,这些毛病,不能把李思明怎样,李思明自己也不在乎,这样两面讨好也还是不错的。

  几乎每次大字报贴出来后,李思明就要在全连大会上做检讨,次数多了,他都不用事先打草稿,每次拿着一张看上去写满字的纸上台,眼睛根本就不看稿纸,张口就来,检讨紧贴时政,跟踪政治形势,绝对是诚心诚意思想深刻。检讨完了之后,立马穿上哑巴留下的破烂衣服,带上一包劣质香烟,找上写他大字报的人做思想汇报,常常拍拍别人的肩膀:“不错,大字报写得比上次有进步,至少毛笔字比上次好一些,不过嘛,我在上面发现几个错别字啊!比上次多了一个哦!”让人苦笑不得。

  春天到了,又有一批知识青年来到了大兴,很明显这时下乡的知识青年不比前些年了,在农村插队或去建设兵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已逐渐为城市社会各阶层所知,有些人千方百计躲避去农村或边疆。五连又来了二十几位新知青,虽然连里举行了欢迎大会,但大家的兴趣都不大。在全国共有12个生产建设兵团、3个农建师,作为“准军事力量”,基本上都是按军队的编制组建,但不同的地方在人数规模上有所不同,就拿连队来,少得有几十人,多的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五连现在已经有500余人了。

  其实兵团可以分为好几种人,一种是像连长这样的转业军人,他们最初属于国营农场职工,毕竟在农场要比在农村务农要好得多,称为农场职工,兵团建立后,接收国营农场,这些职工就成了兵团职工;还有就是知青了,他们是兵团的主体;兵团也有不少属于现役军人,带领章的,一般属于领导层;而职工家属一般在兵团做临时工,后来都户口都“农转非”了,也成了兵团职工;在一些地方还包括劳改释放人员,他们的政治地位最低。

  “李思明!”连长看李思明在一旁看热闹,叫住他。

  “末将在!不知连长您什么吩咐?”在连长面前,李思明永远不知道什么是权威。

  “分配你一个任务,带这些新来的知青同志四处参观一下!”

  “是!”李思明答应地很干脆,心里却对自己,屁大的地方,有什么好参观的。

  “各位兵团新战友们,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思明,是农工一排的战士,请各位多多关照,共同进步,啊共同进步!”李思明惟妙惟肖地学着丁指导员的腔调。惹得丁指导员一巴掌拍了过去。

  “哇,他就是打狼英雄啊!”、“真了不起啊!”、“厉害啊!”……

  “李思明同志,给我们讲一讲你打狼的故事吧?”有人提意见了。李思明奇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