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五章 心中的秘密㈡_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眼前的这位来自远方深圳地有钱大老板,对他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李思明对这位相见不相识的族叔始终深怀着最崇高的敬意。

  “一会举行全校大会吧?可是这个讲台却建在南边一侧,召开大会的时候。学生们恐怕得脸对着这中午的太阳,虽然这春天的太阳很明和,但一定会很刺眼。我看不如将主席台放在东边或者北边。您看如何?”李思明问道。

  陈校长和站在一边的刘厅长两人直勾勾地看着李思明。半晌才反应过来。

  “对、对!我看就设在东边吧。”刘厅长连连赞成道。他被李思明指出的这个细节给感动坏了,一边亲自指挥随行人员亲自上阵动手,一边在想: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李先生。您真是个大好人呐!”老校长感动地热泪盈眶。

  李思明虽然确实很体贴入微,但是却是深有体会的,或者是吸取历史教训:想当年自己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每逢领导讲话,自己总是和一帮大同学一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地听着报告,一边对着太阳眯缝着眼,晒得昏昏欲睡。

  这所崭新学校。在原址上立起三排坚固耐用平房。墙体上贴着漂亮的白色瓷砖。加上另建的一座两层办公楼,和一排教师临时休息用的宿舍和一个型厨房。另修建了厕所和操场。这所五年制加上一个学前班的学校。原本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共6个班180人,在这个新学期中增加到了24个班大约800人。硬件设施只花了大约二十万元,以实用节约为建设原则,但在当地算得上硬件设施最好的一所学校了,另外一次性提供价值十万元的教学仪器、工具、办公用品和文具、桌椅、体育用品,每位学生还获得一套学习用品。最重要的是知青基金会提供了不菲的补助金,包括学生和教师。这当中发生过不少插曲。

  这里有相当部分学生家庭困难,像陈东这样的孤儿学生当然是最困难的。在农村还有相当的女学生没有机会上学,尤其是这个地处大别山区的农村,更是如此。基金会为这样的困难学生提供全额的学费,还计划每学期拿出一部分钱来奖励学习优秀者。这就引起了在其他学读书的困难学生的家长们注意。纷纷转学而来,这其中当然也有家庭有能力供养子女上学,也想获取补助。虽然基金会很有钱,但是陈诚也不可能随意地付出这些钱,这就需要他的基金会在安徽当地的工作人员仔细甄别。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省也出现过,这是去年他们一年的工作。他必须保证每一分钱花到每一位真正需要的人身上。结果是,全乡所有贫困儿童都到这里来求学,这个结果令陈诚和李思明都很满意,他们不怕多花钱,就怕花错了钱。

  同样地,入学学生增多了,教师也相应地需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