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四章 墨子何为_真气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以现在的语言进行归纳,就是指“实事求是”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逻辑学上,墨子建立了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体系,把思维的逻辑方法概括为“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相当于现代逻辑学的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

  此外,墨子还总结出了假言、直言、选言、演绎、归纳等多种推理方法,从而使墨子的辩学形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系统分明的体系。

  后来这一逻辑体系被名家学去了,奉为圭臬,融入自己的学说,这也是墨子除鲁家外,又一次在别人最擅长的领域将其打败的战绩。

  在科学上,墨子提出了自己的时空观,在《墨经》中阐述,空间是一个与时间密不可分的概念,认为“宇”即“域徙”,即物体运动的区域。

  在给出了时空的定义之后,墨子又进一步论述了时空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并在时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运动论,他把时间、空间和物体运动统一起来,联系在一起,认为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

  在数学上,墨子在《墨经上》中提出了“倍”、“同长”、“中心”、“圆”、“正方形”的定义,对位值制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并提出了极限逼近原理(ps: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芝诺提出了芝诺悖论,又叫做乌龟悖论,即一个人永远也追不上一只乌龟,这个问题恰好可以用极限逼近原理解释)。

  在力学上,墨子提出力是物体加速运动的原因,即“力,刑之所以奋也”,而后他又在《墨经上》中指出,力与重力等效,即“力,重之谓”,把重力与重量分开,认为重力与重量并非同一概念——这一步距离发现引力已经非常近了。

  可惜当时的环境并没有提供相应的物理学基础,亦没有科学氛围,加上墨子身为钜子,无法集中心思在学术研究上,使得名为“引力”的苹果没有砸在他的头上。

  此外,他提出了“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也”的观点,认为物体运动的停止来自于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没有阻力,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

  墨子提出过杠杆定律,总结出了力臂公式,他还做过小孔成像的光学实验,研究过平面镜和凹凸面境,得出了几何光学基础理论。

  墨子的工匠技术水平不用提了,连“班门弄斧”中被工匠们敬为祖师爷的公输班都自叹弗如,《墨子》中还记载“云梯”、“悬门”、“橐”、“轩车”和“轺车”等攻守器备。

  ……

  “怪物啊!这家伙该不会是穿越者吧?”

  司明看得脑门生汗,就算是穿越者,如果没有金手指的话,想做到墨子的程度也非常困难,至少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