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0章 细微之重要_重塑人生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斯达康没落得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公司,他的领导者大胡子武鹰我们偶尔会在有关互联网的大佬聚会中看到他,而它的产品我们几乎熟烂于心——小灵通。

  这是个有点让人怀旧的词。

  对于文艺作品来说,这是个美好的感觉。

  但对于商业产品来说,这是个烂透的感觉。

  无需多过介绍,当我们有关于小灵通的记忆,也有关于它再也见不着的记忆,我们就知道,它曾辉煌,也很快没落。

  最顶峰时,小灵通为斯达康带去了25亿美元之巨的收入。是陈子迩现在身家的近四到五倍。

  然而它一开始就顶着运气的成分。

  聪明人一直这么说,

  华尔街也这么认为,所以但凡斯达康的财报不如预期,哪怕少一美分,它的股价都会重挫。

  肖安林似乎像是那种聪明人。

  但陈子迩记得,秦业说他最擅长细节把控,所以这种宏观判断……会是他自己的判断吗?

  “虽然是不同功能的产品,但既然你已经做了比较,不如就说说,我好受教。”陈子迩淡淡的讲。

  “受教谈不上,”肖安林表情都认真了不少,“不过我想说明一点,spod和小灵通在我看来完全可以做比较,甚至不止它们,比较从来都不是只能在同类之中进行,在我的眼里,它们都是产品。”

  陈子迩眉毛一抖,这不会是个‘纠错精’吧?这句话你有必要讲吗?你特么告诉我这个有什么用?秀一下你的产品观?

  好在,现在的他,胸襟已今非昔比。

  “嗯,您是技术派?”

  “不,”他摆着手微微笑,“我是市场派,我看市场需求,所以我说UT斯达康很有运气成分,它的需求实际上是中国电信的需求,从移动拆分出来后,中国电信的固话业务饱和,需要寻找新的赢利点与移动和联通竞争,而斯达康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这是它的运气之一,但也可以说成是机会抓的好,而我之所以下那个结论,更多一点还因为小灵通是个落后的技术,以落后而一直占据市场。连我这个非技术派,都说服不了。”

  “那你认为UT斯达康最后会如何?”

  “我个人,不看好,”肖安林笑着说,“或许它转型成功了,也能活,但转型很难,尽管武鹰是个很厉害的人。”

  陈子迩歪头,“那你为什么不看好斯达康可以转型成功呢?”

  “一个小小的气氛,可能人们不太注意,但我觉得即使这点很细微,却也很重要。”

  “小差异?”

  “我知道陈总擅长战略和视野,我可能略有不足,也许天生是爱盯着小的东西……”他像是在整理思绪,“我觉得UT斯达康的管理气氛出了问题,具体来说,这家去年3月就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公司”什么都要向国际通信巨头看齐,坚持这个观点的人与本土化且实际掌管公司的人会形成无法避免且无法调和的内斗。”

  陈子迩小眉头皱了皱,“虽说一家公司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核心团队如果总有扯不开的内斗,那么核心能力也就如同泡影了。”

  肖安林肯定:“说的对,忽然兴起是运气,对核心能力的保护不够导致转型困难,而转型这种事,事后诸葛亮都说怎么不转型啊,只有身在其中的人知道,这本身就很难,所以就像雪崩边缘,多一点压力最终就会无法挽回。”

  是啊,理论知识谁不懂呢,产品要有核心技术,小灵通没有,结构要多样化,小灵通太单一,总结起来都很简单,然而武鹰本人不知道吗?

  所以他更需要能把细节做好的人。

  “肖先生,spod想要打开日韩市场,而我们需要一个能把不同的国情、不同类型的市场甚至还夹杂着些民族情绪等复杂的情况处理妥当的人,您就是我要找的人。”

  “这么快?我记得,才刚刚进入港澳不久。”

  “一点都不快,”陈子迩轻轻摇头,“如果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已经很慢了。”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