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二章 望而却步_好莱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导演监视器前,对刚刚代替他坐在这里的菲力-拉舍尔说道,“重新布置摄像机,接下来用正反打镜头来拍摄这场对话戏。”

  菲力-拉舍尔点了点头,把导演位交还给墨菲,回到自己的摄制组,开始按照事先计划的那样,在相对而坐的小罗伯特-唐尼的左侧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右侧,各自布置一台摄像机,以特写的方式抓拍两个人的镜头。

  拍摄很快开始,一号机负责抓拍小罗伯特-唐尼,二号机负责拍摄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后期再通过一些简单的剪辑,就能得到电影中人物对话时经常出现的正反打镜头。

  为了避免炫技,墨菲使用的是最为简单的正反打镜头拍摄,只用到两台摄影机,依照轴线原则,这两台摄影机都被菲力-拉舍尔布置在了一百八十度线的同一边,每个摄影机对准一个演员,这样拍摄可以互不影响。

  拍摄时,墨菲也让菲力-拉舍尔使用的基本都是过肩镜头,前一个镜头提示主角乔丹-贝尔福特的存在,而下一个镜头,可以转到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过肩镜头作为反应镜头,也可以让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景别更小一点。

  这样通过使用至少两部摄影机来拍摄同一场表演,墨菲后期剪辑时,可以自由的选择剪辑点,也让片子的观感更好。

  正反打镜头也不是多高明的拍摄技巧,却被无数影片证明是对话时最行之有效的保持节奏的方式,像墨菲拍摄的这场小罗伯特-唐尼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之间的对话非常密集的戏份,会严重拖慢电影的节奏,而正反打镜头的快速切换,能将其拯救出来。

  这种拍摄手法历史悠久,在电影制作的头15年左右,还没有被当做一种风格策略来应用;那个时期流行的是所谓的人物场景造型风格,用一个单镜头来表现整个场景。

  而到了到20世纪10年代后期,它已在美国的长片中司空见惯,此后不久,正反打剪接为整个世界所采用。

  这样的镜头剪辑后会给观众一种影片的连续感,就好像是跟着真实的时间线发生的一样。

  用小罗伯特-唐尼的话来说,《华尔街之狼》是个很疯的电影,他饰演的乔丹-贝尔福特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出演的马克-汉纳之间的会面,可以说是开场戏的重中之重,墨菲特意将角色放在镜头的两边,以保持对话的流畅。

  接下来的拍摄,小罗伯特-唐尼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表现都很出色,但墨菲对得到的镜头仍然不满意。

  所以,墨菲在拍摄时做了一些改变,拍摄的最初阶段,给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镜头非常广,交代周围的环境,然后等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第一段台词结束,镜头向前倾斜,变为近景镜头。

  这种方法能够保持背景的动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