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7章 人在厂在_重回80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话算话,信我的从来都是一起跟着发财。”

  既然把话说开了,双方也没什么矛盾,当天晚上在一片和气的氛围中,一行人在诸县招待所住下,第二天吕县长亲自带他们一个个摸点视察,找出路。

  在招待所的夜里,萧穗跟顾骜闭门私聊:“老公,这种事情,真的需要你管么?我也觉的诸县这地方,污染确实重了点,再怎么考察,也只有关停一种办法解决吧。考察了也无非是摆摆姿态。”

  萧穗毕竟是文艺女青年,对这些实业不太了解,也没什么感情。她总是觉得青山绿水诗情画意更值钱。

  因为没到睡觉的点,姐姐顾敏也在顾骜房间里闲坐。她是学数学的,如今又在经济计划委员会,对民生比较了解,所以劝道:“穗子,话不能这么说的,实际工作,还是不能为了利益太粗暴。群策群力看看总没错。

  我在计委一年,也见过不少整改项目,最后找出了皆大欢喜的路子,带着当地人走出困局。弟那么有见识,亲自视察之后,点拨几句,也是利人利己的,说不定胜过他们自个儿瞎捉摸几年呢。”

  萧穗讪讪地致歉:“那倒是我不知这些疾苦了,别见笑。”

  顾骜听姐姐和妻子在那儿讨论,最后总结性地一锤定音:“穗子说的情况,我也有估计到。但是,千万别觉得‘诸县这地方有污染,真无法解决就搬走换个地方’能解决问题。

  我之所以要沉下去了解民情,是因为我知道如今哪儿都这样。哪座县城肯放弃高污染来钱的工业?如今多穷呢,所以,不管走到哪里,要长远规划,这个问题都是要解决一遍的。不是说离诸县远点儿就可以眼不见为净。那还不如一鼓作气,直接看看出路呢。”

  顾骜最后这句话,才是他的心里话:80年代前期的中国,来钱的污染工业对地方上吸引力太大了,靠绕是绕不过去的。

  那就出点力,帮人想计策攻坚吧。

  ……

  次日一早,吕县长和店口的镇长,就亲自带着顾骜,去了店口镇上最大的一家铜厂。

  这是典型的乡镇企业,有上百号人,镇子上集结全力办起来的,靠给县城的国营铜厂做配套起家,开放初年,只有锻造加工的能力,现在才慢慢发展了高污染的矿石提炼设备。

  厂长姓欧,是个老铜匠出身,干了一辈子锻铜。

  县长和镇长来之前似乎让人通过气,所以欧厂长看到顾骜时,表情就不是很善意。

  其他工人师傅也是敢怒不敢言。

  那些给美国人代言的资本家!为了腐朽的娱乐行业,要摧毁工人的建设报国之心!

  参观了一圈厂区后,坐下来聊情况时,欧厂长忿忿地压着气申诉:“姓顾的后生,咱也不倚老卖老,不懂你们说的什么文化旅游产业。

  刚才上午听你们跟吕县长说,隔壁山阴那边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