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 姜族来投_回到原始社会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个跟由一样的汉子。

  看来是上次跟盈伯来过一次太昊,知道太昊实力还在少昊之上,所以再有兄弟部族来投,直接就带到太昊了。

  我拍拍由的肩膀:“没问题,你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在太昊,我一定让他和他地族人过上好日子。”

  长老们最后还是听从了我的意见,接下来的日子,就是选择建城的地点。我叫骑兵们把20多个部族的长老们,一趟一趟地拉到附近30公里范围内稍高一点地所有山地上,一个山包一个山包地选。

  要能看到神山。

  要靠近山地的河流。

  要有采石的地方。

  要离森林比较近。

  所有地条件都得满足,还真是比较比较的一件事,但在8月底地时候,长老们的意见基本上一致起来,等我去一看——靠!还就是上次我提炼盐的那个小山包。

  但现在还不是建城的时候,大量的劳动力在秋收之前还得去放牧、捕鱼、狩猎。这让木驼感觉有点不爽——他巴不得赶快开始建城工作。

  在贸易城呆惯以后,现在跟我一起住帐篷,始终有点不情愿,贸易城那边交给马齐临时负责,也让他有点放心不下。

  他开始把贸易城当成“木驼的贸易城”了。

  资产阶级的“草”已经在木驼的脑袋里萌发。

  在贸易城里,木驼除了享有比较高的处置权以外,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也让他习以为常。

  每天不用去放牧,陶器换来的牲畜就吃也吃不完,住在冬暖夏凉的土坯房里,不用忍受帐蓬内的风雨难阻。每天都能享受到香喷喷的粟米饭,以及厨房提供的各种大餐。哪像现在这样,一旦粟米运输马队出了一点问题,他还得带着骑兵出去狩猎。

  看着地里不断成长的粟杆和已经冒出头的粟穗,我安慰木驼:“要快了,等这批粟一成熟,我们就立码开始建设太昊城!”

  这段时间,土鲁的徒弟们正急于赶建粮仓。

  已经有了几年的秋收经验,这批人完全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完成多少粮仓的建设。正在抽穗的栗正无声地催促他们。

  土土的徒弟们则在洪水过后的一个多月里,建起了几座简单的平窑,已经开始产出一批比较粗糙的陶器,基本上能满足目前族内所需。为了技术保密,陶器作坊外建起了一道篱笆墙,遮不住太多东西,聊备一格而已。

  实际上这项技术很快我就会在族内传播,但遮一下跟不遮是不一样的,我相信即使过了一万年,人的好奇心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完全暴露的东西是没有人感兴趣的,半遮半掩的东西才最引人联想。

  美女是如此,技术也不例外。

  所以建房的工地上,除了我们的技术人员和指定的劳动力以外,很少有人去光顾,而陶器坊外则不时有族人甚至长老从泥缝里往里面“偷窥”。

  秋收以前,还有一件事情也必须得做。上次在病人的需求下,我尝试提纯了一点盐,但按那种方式“生产”大量的海盐是肯定行不通的。我还得想个办法,让木恩负责的海盐生产也能达到少量提炼的质量。

  从后世的发展来看,盐的质量提高,对后世人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至少我相信在更好的盐提炼出来以后,厨房里的菜会更加可口。

  那么在海边上,怎样才能复制提炼的过程呢?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