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二章 - 政治框架_回到原始社会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家之一,其全民皆兵地策略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水平,让任何敌人在动手之前都不得不思量再三。

  对眼下的太昊而言,要说居安思危,可能还言之过早,但修文习武却是必须的。否则将来太昊的族人不经战阵。长期在骑兵的保护下安享和平。恐怕一旦骑兵失利,就只能成为敌人眼中的肥羊了。

  太昊绝不能成为一养肥了待宰的羔羊!

  所以我要让土鲁以铭之青铜地方式,将全民皆兵、藏兵于民地策略立于宗庙,虽然不敢说一定会万世不易。但至少让后来的族长和长老们在修改这一条之前,先得思量一下其重要性。

  当然了,我也没有忘了后世伟人的教导,对动用武力的三原则同样高度重视,即动武应该按“有理、有利、有节”地方式进行。即绝不无故挑起战斗,不打无把握之仗,绝不过度使用武力。

  但在几乎没有迫近身边的战争情况下,让长老和族人们明白这些思想,似乎还是早了一些,太昊的军事训练只要能将民风稍变一下即可,不用太急于教授高深军事思想理论。

  在这个新兵役法实施以后,太昊城内几乎做到了“野无遗丁”,凡是适龄青年,都参加了武装训练,一定程度上让太昊城内风气一新。但同时也有一个新的问题暴露出来,就是对基层政治机构的建设问题。

  如同军队大到一定规模就要建设基层组织一样,太昊城内的居民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量,却一直是以部族为单位进行管理,宗庙与居民之间总隔了一层距离,管理只是松散型的。主要的管理权都在部族,宗庙的政令要贯彻下去,必须得先过部族长老磋商这一环节。

  这一方法固然是基于太昊由多个部族组成的事实,而且在目前还能够比较顺畅地贯彻政令,但将来一旦宗庙政令与部族联盟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呢?

  所以必须建设基层的政治组织,才能在将来实现对太昊各部族的最终融合,避免出现内部的纷争,甚至太昊的分裂。

  太昊七年元月15日,太昊的长老会议上,我们开始讨论太昊的政治框架建设,其中一个主要的议题就是基层组织建设。

  按我的方案,所有居民按所住的街道管理,但需要分得更细一些。所以我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一是按现有的巷道进行管理,每一条巷道都已经命了名,则每巷选出一名“里长”由该巷里的成年人(15岁以上)参加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一旦选出,只要没有大的过错,每五年改选一次,原则上35岁以下的才能参加选举。太昊城内现有巷道71条,平均每条巷子里人口在200人左右,里长应该负责对本巷的居民进行管理,凡太昊所出政令,里长应该保证在五天内通知到每一户人。而组织征兵,征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