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章 游说之源_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变。并且。这种轻易并不是有弹性的。而是绝对的。哪怕是平常出了什么意外。到了不改变不行的时候。他们还是如此。并且会变得十分暴躁。即便是不通。还硬是要往那条不通的路上走。听起來。这实在是太过无法让人理解了。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这种固执。有其在朝政上最为显眼。特别是对于朝廷里的律法。规矩之类的这些祖上留下來的东西。那对这些人來说简直就是禁忌。管他是谁。也绝对是不能动的。

  举个例子來说。当年。成祖朱棣靖难成功。赶下了朱允炆。自己接替了侄儿的皇位。登基大宝。那时候。明朝的京师还在应天府。登上皇位的朱棣。对于那些原來朝廷的大臣。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留的留。但是。绝大部分的官员。还是换成了他原先做燕王时候的那一套班子。

  不过。即便这些大臣都是追随他多年的心腹老臣。但是当朱棣打算迁都顺天府的时候。也是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当年。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让他驻守应天。就是看上了朱棣的武功。让他驻守应天也是为了让他抵御北方的那些元蒙残党的进攻。而朱棣显然是做的不错。并且也正是因为这些。让他变得矫勇善战。才能最终靖难成功。登上皇位。

  因此。朱棣当然是明白。这顺天府的重要性。要是他就在南京的话。将來鞑子一旦大举进攻。不说快马飞报军情的时间会慢上很多。即便是他在知道了之后。力排众议。主动下旨军队集结出动。那也是要耗费时间的。

  倘若他就坐镇在顺天。军情一到。他马上就能够知晓。然后下旨集结军队。那样的话。可能从事发到明君迎敌。恐怕一天的时间都用不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当他宣布了准备迁都的打算之后。大殿之上还是跪满了大臣。吵着嚷着不让朱棣迁都。理由就是这祖宗的基业碰不得。甚至还有已经迂腐到了极致的大臣。摘下乌纱伸着脖子让朱棣砍了。就为了让他不要迁都。

  朱棣虽然生气。但是面对这么多人他也是沒有办法。就反问他们倘若鞑子來了该怎么办。

  结果居然有人说。让他在封一位王爷。率兵镇守顺天。这句话。气的朱棣是浑身发抖。最后竟然是笑了出來。再找个王爷率兵镇守顺天。这简直是开玩笑。想想看他朱棣是怎么登上皇位的。难道还想要再來一次靖难不成。

  朱棣虽然嗜杀。但是他终究是沒有杀掉这个口出馊主意的大臣。因为他也明白。这些人都是读书读坏了脑子。根本就分不清楚情况了。

  而如今的情况。跟那时候又有什么不同呢。虽然那时是迁都。这时是要改朝廷的律法。但是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相同的。全都是大事。

  可想而知。即便张居正所提出來的这《考成法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