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七章 冯宝近闻_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就算是有得宠的。也不过是因为其懂的取悦帝王。是奸佞而已。虽然当年朱棣的孙子。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在大内设立太监学堂。教授太监们读书写字。但是其所谓的不过就是让那些将來有可能坐上秉笔太监位置的人能够有能力记录皇帝口述的命令。再交由内阁撰拟诏谕。并不是当真要这些太监学些什么圣贤大道。所以太监的普遍学识并不十分高明。

  但是冯宝不同。其文化修养极其高深。特别是他在司礼监任上。还撰写了许多书籍。包括《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书音释》等等。在历史上。这些冯宝所撰写的书籍一直到了崇祯年间。还在宫中流传。供许多人阅览。而且冯宝的书法颇佳。精通音律、善于抚琴。自己还制造了不少琴。这样的一个太监。一个人自然会对政事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他与张居正之间有共同的政见就自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高拱才不能让冯宝坐上掌印太监的位置。要知道。掌印太监俗称为内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司礼监的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批红”。所谓批红就是皇帝对于大臣所呈上來的奏折做批示。而这一项权利被交给了司礼监的太监。本來。司礼监只不过是为皇帝代笔。将皇帝的批示写在奏折上。但是自从明宣宗设立了太监学堂之后。太监们也是知道了应该如何批示。到了现在。除了每天有为数不多的基本奏折由皇帝亲自批示之外。其余的皆是由司礼监的掌印、秉笔、随堂太监分批。

  所以。明朝人往往认为宦官势力由此而攫取了相权。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极其荒谬的言论。因为被批示的奏折在此之前还有一道工序。那就是要经过内阁票拟的。若是同样一道奏折。内阁票拟的决定于批红所示不符的话。那么是不会被通过的。批红说白了。是最高决策权。是实现皇权的一种方式。太监批红是在代行皇权。而并不是攫取了相权。由此可见。明朝的皇帝授权太监代行批红。与其说是要太监代为处理国政。还不如说是在利用宦官势力牵制内阁。代表着皇帝來进行监督和对朝廷进行控制。以确保皇权的利益不受损害和侵犯。并且还能防止任何违背皇帝意图的行为出现。

  这么一來。高拱当然不能够坐视冯宝等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万一如此的话。将來对他可是大大的不利。可以想想。若是高拱有一道奏折。张居正并不希望它通过。然而内阁中的成员们都觉得高拱奏折上说的不错。被内阁票拟通过。但是这道奏折到了司礼监这里。冯宝和张居正的关系好。知道他的意思。那么批示不同意的话。这道奏折就无效了。

  反过來说。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