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问题的问题不是问题_抗战之铁血战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月9日夜7时,沁水县东南5公里的赵庄。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晋南村庄,村子人口不多,七八十户的样子,但占地面积很大,因为在山区两家挨着可能也就五十米,但想过去却得一个多小时,山西,陕西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这个时代没有电灯电话,更加没有网络,所以大部分人早早就睡下了。村子西头却有一间院子里突兀的闪烁出幽暗的灯光,远远看去好像是一盏指路明灯一般,给偶尔路过的行人一丝光亮。这是一座典型的晋南民居,靠北三间正房,院子有两百多平的样子,泥巴糊墙木头门,进入房子的正堂,里面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坐在凳子上正在说话。老人叫赵老憨,年轻的叫赵新华,这是一对父子。

  赵老憨正好抽完一袋旱烟,在鞋底上边磕烟灰边说道:“新华啊,这几天南边都快打疯了,你们队上有什么动静吗?”

  赵新华正放下手里的笔记本,抬头说道:“爹~,部队上有纪律,不让说的一个字都不能说,哪怕是自己的亲人!”

  “哦?对对对,你看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爹也是老糊涂了。”

  赵老憨不是糊涂,他只是想关心一下儿子。几天来西南方向顺风传来的隆隆的炮声激荡着一颗父亲的心,让他每天都在做着同样的噩梦。

  赵新华是赵老憨的小儿子,老伴去得早,父子三人相依为命。有一天说是鬼子来了,大儿子嚷嚷着要去当兵打鬼子,结果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小儿子也不安生,去年县立来了工作队,小儿子第一个就去报了名,赵老憨拗不过,最后自己也当了积极分子,今天是赵新华回来探亲的日子,平时都在郑庄那边的队伍里。

  外面隐隐传来汽车的声音,赵新华站了起来走到院子里,声音越来越大,好像很多车的声音,他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小鬼子进村了吧?

  “爹,你快出来,到地窨子里躲起来,我出去看看!”赵新华说完不顾赵老憨的反对毅然走出了大门。

  赵老憨没有听儿子的,也跟着跑了出去,结果就看到了一支长长的车队停到了自己家门口的路上,上面下来了一群穿着鬼子军服的人,边走还边跟父子俩说话,“老乡,打听一下,这里是什么地界?”

  赵新华哆嗦着手臂就站在门口看着这些鬼子服饰的人,也不说话。赵老憨毕竟岁数大点,赶忙紧走两步走到一个大个子军人跟前,说道:“大军啊,我们都是良民,这里是赵家庄,沁水县的赵家庄。”

  “哦,谢谢老乡。”大个子军人用手止住围过来的士兵,转头跟赵老憨说道:“大爷,我们是南面中条山那边的**,这次是打了鬼子一个大仗才跑到这边来的,我车上还有几个重伤员,你看能不能给个方便,让我的战士们吃口热饭,喝口热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