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五十五章、血与泪的华夏城_我在民国打酱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批人员感染,所以船老大会毫不犹豫将病人或者看起来是病人的人,甚至体弱的人直接扔进大海中。

  据相关真实资料记载,曾有4船满载2523名中国人的船只前往霉国旧金山,而最终上岸的竟只有903人,也就是说足足有1620人死在了航程中!

  那时候,由于满载华工的船只像生猪船一样拥挤,而华工的命运又像生猪一样,所以贩卖华工的活动,在当时的东南沿海被人称为“卖猪仔”,这也是霉国人经常蔑称华夏人为“猪仔”的由来。

  从1865年到1869年,四年时间,总共有约莫万以上的华夏人参与太平洋铁路建设,而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最终没能走出工地。

  在瑟拉山,需要在山岭中修出一条环山铁路,其中最难的施工段,是一段名叫合恩角的约300米高的悬崖。

  工人需要在近乎垂直的悬崖上开辟一条双轨路基,由于没有站立的地方,只能用吊篮把华工放下去在陡峭的花岗岩石壁上凿炮眼,然后塞炸药和雷管引爆。

  绳子不合格,吊篮不严和,炸药提前爆炸等事故,导致华工跌落悬崖,粉身碎骨,死在异国他乡,据统计,修建这一段铁路的华工,足足有10%以上的惊人死亡率!

  为了修太平洋铁路,无数华工付出了生命,霉国人常说的“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绝非危言耸听。

  1869年5月10日,东西相向建设的两段铁路,正式在犹他州普罗蒙特利高地合龙,而让人愤慨的是,尽管华人在铁路建设中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却是被禁止参加仪式纪念照片的拍摄。

  铁路已经竣工了,铁路公司赚的盆满钵满,可是付出了巨大生命代价的华人却成为了公司的累赘。

  因为华人的工作态度太过积极,成为了当地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认为他们抢走了他们本来的工作,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华人干的工作根本就是他们不愿意接触,甚至做的不愿意做的事。

  特别是,1880年发生霉国经济危机,白人大批失业,而华夏人却有工可开。

  懒惰的白人指责华夏人,无端抢了他们的饭碗,于是,就有了上述《排华法案》的出现,不得不说这是对“自由,平等”最大的讽刺。

  汤皖在哈佛散场演讲完毕,乘坐火车来到了纽约市,因为接下来还要在纽约大学开办三场演讲。这一日,在曼哈顿下城东南区的丛林街上,也就是纽约的华夏城,汤皖和钱玄带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这座城中城。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