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丹阳国际机场公共卫生管理条例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点半到家,还差1000,等补)

  (如果有字数不够,叠章,多次重复的章节,请删书重新加载)

  飞机刚落地,柳荫立刻打开手机,然后便是一通电话打给了自己研究小组里的一位研究生:“我刚到丹阳,之前发的两份课件收到了么?”

  “嗯,收到了。”

  “尽快翻译出来,然后结合一下我们医院救治过的几个危重病例做进一步展开。”柳荫想了想,继续说道,“尤其是循证医学那部分,你一定要多看几遍,吃透他们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可以翻一翻我去年弄回来的那本循证医学译本。”

  “好。”

  “反正翻译工作要尽快完成,ppt明天我就要用。对了,明天你不值班吧?”

  “不值班。”

  “那下午那个会你和肖主任一起去吧,医院有专车接送。”

  “柳老师你呢?”

  “我自己开车过去就行了。”柳荫想着“对了,这些日子病房有事儿么?”

  “还好,没什么大事。”

  “那就好,你快去弄ppt吧,等完事儿了打我电话。”柳荫打了个哈欠,“如果打来我没接电话那估计就是在睡觉倒时差,你直接发电邮就行,我醒来会看的。”

  “好,知道了。”

  布置完自己的要求柳荫挂掉了电话。

  这次加州小镇的产科医学会议虽然规模不大,参会人数相当有限,严格说起来其实更像是他们这个小圈子的朋友聚会。但说实话,柳荫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

  她是丹阳无痛分娩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帮助不少孕妇通过镇痛麻醉技术顺利生下了许多健康的宝宝。

  她们产后恢复更快,顺产中也没遭太多罪,效果比柳荫原先设想的还要好。

  但在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国内,对于麻醉,更多的还是不信任。而且这种不信任不仅属于病人和产妇,还深深根植于临床医生的脑海中。所以科普和普及无痛分娩技术非常有意义,也是让丹阳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一环。

  当然,这只是收获的其中一部分,循证医学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才是冲击她理念的重要部分。

  循证医学发展这么多年,从99年进入国内开始就已经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对于以人为本的医学来说,不做循证,医学科学就难以进步。(1)

  这次产科会议上就有许多人聊到“专家意见”,尤其是在药商忽悠下的“专家意见”是多么具有误导性。如果下级医生也跟着这些老专家一起,不循证,搞拿来主义,对医学健康发展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

  国内的循证医学一开始只是个随口说说的词,并没有真正用到实践的时候。

  而大洋彼岸的米国却已经靠着循证医学,让一部分临床走到了研究的前面。临床工作已经从医学研究的执行者慢慢兼任了问题的发现者,以及假设出对应解决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