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名医都是死人堆出来的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问题对胡东升来说并不难,就算没见过相似的病人,也可以顺着疾病的症状去试着猜。而对罗唐和祁镜而言,更是小菜一碟。

  实习生刚进实习,肯定做不到他们的程度。反正从之前罗唐的反应来看,张力性气胸遇上呼吸机的机械通气,很有可能会加速病人死亡。

  “其实一上呼吸机就能看出问题。”

  祁镜如数家珍般地把一个个症状都说了出来:“严重呼吸衰竭,氧饱和度进一步下降。肺性脑病加重昏迷,最后出现严重的皮下气肿。”

  如果说呼吸机是个打气筒,那肺和胸廓就像自行车的内外胎,唯一区别点在于自行车的外胎就是个能随时剥下来的外壳,而人的外胎却和内胎一样,是完全封闭的。

  炎症会导致部分内胎出现磨损,磨损区域不断变薄,最后爆开出现气胸。

  由于是由内向外的爆胎,破口上会留有原来的胎皮。这层胎皮就是个由内向外的单向阀门,气体可以通过它往外流出,但反过来却不可能流回内胎。

  这时不管往内胎里打多少气,最终都会从破损的地方流向内外胎相隔的中间区域,也就是胸膜腔。中间区域的空气因为无法原路返回,只能越积越多,从而让原本薄薄一层胸膜腔的体积不断膨胀。

  这就出现了一个怪象。

  在外胎有胸骨肋骨做固定,体积不会出现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打气筒不停往内胎打气,内胎却因为不断膨胀的中间区域而被越压越小,最后无法呼吸。

  “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宋瑶旁的一位男生应该骑惯了自行车,见人补过胎,对内外胎的比喻非常认同,继续问道,“祁学长,那皮下气肿呢?”

  “呼吸机是个设定好程式的机器,没有轻重缓急,一旦用力过猛外胎也会破。自行车的外胎外面就是空气,而人的胸廓外面还有一层皮肤,破了空气就会溜进皮下形成气肿。”

  不得不说祁镜的比喻很形象,虽然对胡东升和罗唐来说有些没必要,但对两位实习生而言却是受益匪浅。

  他们正处在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的转移期,这类比喻能很好的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不知不觉就把知识点都记住了。笔试考气胸,他们会想到自行车轮胎,临床遇到气胸病人,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病例做模版,简直就是上了一堂气胸教学课。

  当然临床不可能只有医生救治病人,更多的还是家属和医疗纠纷。

  “如果刚才真的上了呼吸机,病人没熬过来会怎么样?”之前默默无闻的男生突然问出了最要命的一个问题,“家属会闹事儿吗?”

  “肯定会。”祁镜毫不掩饰,没大没小地看着罗唐笑道,“肯定会天天来找大主任理论。”

  罗唐被看得胸口发毛,气管一痒连连咳嗽了起来。咳嗽完他也没有示弱的意思,指着祁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