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文二年正月,本该是合家团聚共庆新年的时节,北平的燕军和德州的南军却吹响了号角,磨亮兵甲,集结兵卒,整军出发。

  德州城内,指挥滕聚站在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俯视麾下一万儿郎,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心酸,不甘,愤怒,最终都化为了一声长叹。

  有志报国,荡平燕逆,却碰上李景隆这样的主帅,只能算自己倒霉。

  此行九死一生,有命归来也未必能得个好下场。身死不足惜,若再被污蔑,背负一身骂名,成为他人晋身的踏脚石,才是真正六月飞雪死不瞑目。

  “指挥,时辰到了。”

  跟随滕聚多年的一名千户按刀上前,面上不显,心中同样不忿。

  李景隆真不是个东西!除了世袭的爵位和祖先留下的威名,根本没有统帅大军的能力!

  派一万步卒进军大同,简直不知所谓!

  燕王晋王,哪个是好惹的?就算两位藩王正在内讧,收拾一万人也不过是砍瓜切菜。

  攻城?更不可能。

  大同是边防重地,一万人攻城,怕是连城门都没摸到就得被弓箭射成筛子。无论私下里如何,晋王明面上还是朝廷的藩王,全副武装到他的地盘上去溜达,不是给对方借口和燕王一起造反?

  就算只有一万人,那也是军队!

  朝廷都派军队来了,不能坐家里等死吧?他可不是湘王那个书呆子!

  郝千户万分不理解,李景隆到底是站在皇帝这边还是已经暗中投靠了燕王,如此白痴的命令,他到底是怎么下达的?

  “全军出发!”

  滕聚原本想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觉得没必要。

  反正都是一样的下场,何必扰乱军心?

  孟清江和高福等人都在前进的队伍之中,一身南军的袢袄,手持长枪,配着腰刀,并不起眼。

  李景隆给滕聚的一万人,主要是由北平退下来的败军拼凑而成。短时间内,能达到令行禁止,并形成一定的战斗力,足见滕聚用兵和指挥能力不一般。

  只可惜,再好的人才在李景隆麾下也伸展不开手脚。

  想要发挥本领?等下辈子吧。

  抗议?谁管你。一句违反军令,立刻脑袋落地,到阎王殿说理去吧。

  北风呼啸中,滕聚的队伍出发了。

  雪花飘落,一万南军踏上了前往大同的不归路。是死是活,从现在开始就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了。

  中军大帐中,李景隆铺开纸,亲自磨墨,多日的愁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放松的笑容。

  奏疏该怎么写,他已经有了腹稿。

  今日队伍出发,明日,这份奏疏就可以送出了。

  接下来,只等大同方向的“战况”传回。都死了,就是尽忠报国,朝廷必定下令封赏。若能活着回来,是英勇拼杀冲出重围还是怯战脱逃,只看滕聚是否识相了。

  想到此处,李景隆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放下墨条,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