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9章 鑫华电器公司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国内的穷人有了一个兜底的选择。

  而随着这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移民而变得富裕。

  国内工厂的薪资如果太低,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选择移民呢。

  去了南洋、远东或者美洲,就能够获得几百亩不等的土地。

  有了这些土地,只要自己足够勤奋就吃穿不愁。

  因为这么广大的土地,哪怕是收成不好也不会饿着肚子。

  而且好多国人都是有着土地情节,能够拥有一块可以传家的土地,是很多人的梦想。

  在工厂做工,说白了还是帮人家干活,就像是以前的长工一般。说实话,工人的地位现在并不高。

  除了每个月能够拿到固定的工资,更容易攒到钱外,最后能够捞得着什么呢?

  这次董书恒到了高邮,再次找原本支持自己的一帮子扬州商人座谈。这些人囊括了江浙地区的主要财阀。

  每次南下,董书恒都会开这样的座谈会。

  这帮子商人也都是老熟人,大家也能够放开畅所欲言。

  这次座谈会,商人就提出了移民政策对工厂发展带来的影响。

  因为移民政策提高了工厂的用工成本。

  有些商人提出是否可以招募朝鲜和倭国劳工。

  因为那些人用工成本低。

  董书恒也可以理解这些人,他们并非只是争取更多的利益。

  工业生产必然要依赖出口,华夏内部的市场现在并不是很成熟。

  要跟那些洋人竞争,只能在用工成本上下功夫。

  毕竟老百姓们还在为解决温饱而努力,没有那么多的钱拿来消费工业品。

  国外的市场还是很重要的。

  董书恒明白必须要在国内制造出一批中等收入的人群。

  这个群体才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

  这个群体原本应该从工人和自耕农以及官府的工作人员中产生。

  所以董书恒在财政改善了之后,就给手下的官员逐步的提升待遇。

  他没有一次性地提升待遇,而是制订了一个涨薪计划,按照每年百分之十的比例给手下官员涨工资。

  这是董书恒从后世学来的经验。即使你有这个能力,也不要将手下的工资一下子提升上去。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

  一次性涨的太多,让今后没了上涨的空间,反而会失去这一刺激大家工作热情的手段。

  商会代表提出的放开使用朝鲜和日本劳工的问题。

  董书恒觉得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做一些限制。

  比如说对这些人的居留权要做一些限制。可以让他们过来打工,但是不能给他们居留权。

  这些人过来之后只能在工厂做工,但是要住在工厂安排的宿舍,而不能在内地定居。

  这是必须要严格把控的。董书恒可不想以后将内地的人口迁移出去了,但是却涌进来一大批的朝鲜、倭国或者是南洋人。

  引入这些劳工之后肯定会继续将工资水平压在一个很低水平。

  董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