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还有人性吗?_大唐孽子李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稻田已经开始在抽穗了,那么江南地区种植的早稻应该已经到了收割的时间了吧?”

  往年时分,这个时节李世民是不会去关注水稻的事情的,毕竟离秋收还有好两个月呢。

  “陛下,渭水边上那些水稻田,如今都是都是水稻和养鱼并行的模式,听说个别稻苗确实已经开始抽穗了。按照去年楚王府种植的早稻的情况来看,眼下是到了收割的时候了。”

  李忠知道李世民比较关心李宽巡视江南道和山南道水稻种植的情况,所以也是安排了人随时了解相关的事情。

  “这么说各地的奏折应该很快就会到长安了,这南洋水稻的推广是成功还是失败,就要见分晓了。”

  李世民有点期待,又有点担忧。

  “陛下,按照之前楚王殿下的奏折情况来看,这南洋水稻的推广种植,应该是非常成功的,想来过几天,陛下就能收到捷报了。”

  李世民提到了江南,李忠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出海的儿子。

  如今已经半年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生死未卜的,实在是让人揪心啊。

  “这个宽儿,还真是朕的福将啊。听说今年长安城不少勋贵人家,还种起了棉花?”

  “没错,长安城今年大概有一万亩地是种上了棉花。按照之前楚王殿下的说法,到了明年就可以种上几百万亩棉田了。”

  “几百万亩?哼,不可能,关中就这么些良田,所有的地都用来种棉花了,百姓吃什么?”

  李世民虽然也知道棉花的好处,但是李宽如果在关中各地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他是不支持的。

  关中是大唐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首先要确保的就是粮食能够自给自足。

  这就像是后世,耕地的红线是不容践踏的。

  这可是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

  “想来楚王殿下在江南和山南道大力推广南洋水稻的种植,应该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李忠不由得替李宽说了句话。

  “哼,那也不行。关中的地,只能用来种植粮食,他种个几万亩棉花什么的,无所谓;如果大规模的种植,哪怕是棉花再好,朕也是不同意的。”

  李世民不愧是雄才大略的帝王,眼光看得比一般人要远。

  不过,他能想到这一点,李宽会想不到吗?

  ……

  大唐的长安城,没有雾霾,没有爆表的情况出现。

  清晨,天空湛蓝湛蓝的,像是用清水洗过了一样。

  天空中偶尔飘着几朵雪白的云朵,更是衬托了晴空万里的景象。

  太阳已经慢慢的升到了半空中,花草树木枝头的露水已经慢慢的消失。

  小玉米又开始了自己的纨绔生活。

  “阿娘,我去那渭水书院看看,听说那里新建了一座孔夫子的巨大雕像呢,我也去瞻仰一番。”

  小玉米人小鬼大,如今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

  前几天她刚刚在西市闹出那么大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