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9章 莫非这些稻谷有什么不一般?_大唐孽子李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自己要的可是稻种呢。

  “王爷你放心,你都说了是稻谷,我们自然买的都是稻谷了。只是一路运输过来,船只比较潮湿,有没有坏掉一些就不好说了。”

  看到李宽似乎很紧张的样子,尉迟环感受到了一股不一样的氛围。

  “王爷,莫非这些稻谷有什么不一般?”

  尉迟环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船舱里的稻谷,想不出和自己在长安城中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不一般,你们两立大功了!”

  李宽心情一松,脸上露出了和熙的笑容。

  ……

  贞观年间,北方种植最多的就是粟米,其次是小麦,然后是高粱。但是在江南地区,水稻的种植已经较为普遍,可以说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

  这个结构,已经和后世有点相近。

  最主要的不同就是粟米此时仍然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而到了后世,基本上已经边缘化了。

  在后世,除了小麦和水稻,其他的都被称为杂粮,充分体现出了这两种粮食的重要性。

  可是李宽发现,整个长安城周边,几乎就没有人种植水稻。

  就连南方种植的也都是一年一季,产量很低的水稻。

  所以当东海渔业再次下南洋的时候,李宽立马就要去带回大量的稻谷回来。

  “王爷,这些稻谷,我没有看出有什么不一般的呀?它不一般在哪里了?”

  房遗爱困惑的看着李宽。

  在他看来,不管是哪里产的稻谷,不都是差不多的吗?

  “你们在南洋这么久,就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水稻有什么不一样吗?”

  尉迟环和房遗爱对视了一眼,然后很有默契的摇了摇头。

  “那你有没有发现,南洋的米价是不是比大唐要便宜很多?”

  “王爷,这个我们倒是知道。并且,在林邑的时候,我们就发现,那里的人虽然普遍又矮又小,但是却是听说很少有人饿死的。”

  尉迟环想了想自己在林邑集市里面收购稻谷的时候的场景,那些林邑人要乐坏了,从来没有看到有人这么大量购买稻谷的,几乎就是把整条街所有库存的稻谷都买光了。

  “那你们有想过是为什么吗?总不可能是林邑人比我们大唐百姓还要勤劳吧?”

  “怎么可能,那些人懒得跟猴子一样,整天游手好闲的模样。”

  房遗爱觉得南洋的那帮人,很多都是无所事事的在到处晃悠,反而是地里面不时的能够看到一些农妇在耕作。

  “那些人那么懒,偏偏还很少饿死的。而我们大唐的百姓很勤劳,可是一旦遭遇到灾荒的时候,却是没有几个能够轻松渡过,你们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吗?”

  被李宽这么一问,尉迟环和房遗爱总算是察觉到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

  莫非是跟这些稻谷有关?

  大堂之中一时陷入了寂静。

  “王爷,林邑国的水稻,莫非产量比我们要大很多?”

  一旁的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