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四十九章 国之重器_风云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究竟是怎样一件奇宝,竟然能够使人裂土割城以换。”说到这元兴裕眼中泛起异彩。

  “古人好奇珍异宝,做出这样的事并不奇怪。”

  “那和氏璧竟有如此魅力,不知杨公子可否见过?”元兴裕眼睛放光的看着他说道。

  “这是千余年前的贵物,我如何能够见到?”杨牧云摇摇头。

  “玉璧乃至坚之物,难道就不能流传至今么?”

  “就算是流传下来,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杨牧云皱眉凝思道。

  “如此宝物,总不能无声无息了吧?”元兴裕沉吟了一下问道。

  “元兄为何对这和氏璧如此感兴趣?”杨牧云有些揶揄的看了他一眼,“莫非你也要用十五座城来换它么?”

  “如果要真能将它换来的话,十五座城何足道哉!”元兴裕语气中充满豪气。

  “没想到在元兄心中,奇珍异宝胜过江山社稷呀!”杨牧云的话语中带有一丝讥嘲。

  “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收和氏璧奉于秦宫......”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传之杨牧云身后,他不用回身,就知道是元琪儿来了。元琪儿眼中含着笑,迈着轻盈的步子走了过来,在二人对面入座,眼含秋水,看着杨牧云说道:“秦王政二十六年,灭六国,一统天下,称始皇帝,命丞相李斯着人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传国玉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杨兄,不知我说的可对么?”

  “元公子学问渊博,杨某叹服。”言下之意自是承认她所说不差。

  “之后传国玉玺经历朝历代流传,于北宋末年靖康之变时收于金,后大蒙古军南下灭金,传国玉玺辗转落于漠北蒙古汗廷,再后忽必烈击败漠北的阿里不哥,收获这枚传国玉玺,其谋臣刘秉忠称其受命于天,劝忽必烈即皇帝位。至元八年,忽必烈持传国玉玺诏告天下即皇帝位,国号大元......”元琪儿侃侃而言,似在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传说。

  杨牧云的脸色凝重,眼神也变得深邃起来,后面的史料不用元琪儿说他已经很熟悉了。元至正二十八年,也就是大明洪武元年,徐达、常遇春北伐攻克元大都,也就是大明现在的京师,元顺帝北逃,仍持传国玉玺发布诏令。对此,朱元璋一再派兵征讨漠北,消灭残元固是一主因,更重要的一个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要知道,这千余年一脉相承的传国玉玺代表的是皇室正统,是天命所归。没有此玺者而登大位,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朱元璋穷尽一生,对漠北的残元势力进行八次大的犁庭扫穴,最终还是无功而返。其中战果最重大的一次当属洪武二十一年的捕鱼儿海之役,残元的宫妃官署军民尽皆被明军俘获,只有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带寥寥数人逃脱,就算舍弃了一切,这位故元的皇帝仍然怀揣传国玉玺逃向了极北之地,可见传国玉玺的份量。它就是天命的象征,皇统的所在,得之则“受命于天”,失之则“气数已尽”。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