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三章 相煎(九)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稻产量要是继续创新高,我会给严主席说先在襄阳等地推广,然后在整个湖北推广,最后普及全国。到时候,李教授你和你的团队,就是国家的大功臣。”李恪也很高兴。

  民国的水稻产量并不高,亩产也就3、400斤的样子,这对有着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并不够。所以在武汉大学农学院成立后,李恪支持开设了农业科学技术专业,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

  杂交水稻,李恪自然不陌生,前世的他可是从小吃这个长大的。他倒是想把袁隆平院士叫来参与这个研究,可惜此时的袁院士只有10来岁,叫过来也没用处。

  万事开头难,之前几年的研究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前年,在试验田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这才培育出一个适合推广的新品种。

  去年培育出的新品种,不过只有500斤亩产量,最后也就没大规模推广。

  “李主席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培育出适合大规模推广的新品种。”不止是眼前的李教授,起身后的那些学生也都表着态,这个研究,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神圣的研究,一个可以造福万民的研究。

  “李主席,我们能问你几个问题吗?”就在李恪和主持杂交水稻研究的李教授交谈的时候,起身后几个学生忍不住举手提问道。

  “你们有什么问题直接说吧!”李恪微笑道,并没有拒绝。

  他刚才就看到李教授身后有几个学生在那低声交谈,甚至在插秧的时候都心不在焉。

  “李主席,为什么你不允许我们学校的学生去参军?其他人都能上阵杀敌,报效祖国,而我们只能在后方看着,这是不是不太公平?”一个胆大的男生大声道。

  王星拱和李教授都有些生气,这学生怎么这么没眼力劲,正想开口斥责的时候,李恪抬手制止了他们。看着眼前这个男生以及其身后的其他几个人抱着同样想法的人,笑着问道,“你们应该都跟他的想法一样吧。”

  那几个学生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咬牙点了点头。李恪没有生气,反而问道,“你们觉得,你们上阵杀敌能杀多少鬼子?”

  “杀几个应该没问题吧。”那个男生本想多说点,不过最后还是说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或许你们能杀几个敌人,但你们估计也活不下来。战场的残酷你们不知道,要是你们亲自经历了,你们就会明白,战场不是儿戏。”李恪淡淡道。

  “杀几个算几个,就算是死了也值得。”男生一说完,旁边几个人纷纷点头附和。

  “杀几个鬼子就让你们这么激动?可你们想过没有,要是你们在李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出了新型水稻,那意味着什么。现在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不高,不少肥沃的土地都被日寇占领,所以后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