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五章 津浦线风云(五)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战区司令部的这个命令有着很大的争议,无非是该不该执行这个命令,这个命令是否有着刻意针对我们的意思。

  其实,无论是战区李总司令下达这个命令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但我们新四军开赴嘉山,比留在六安好很多。”

  “粟玉同志,你这话说错了吗?嘉山那边已经地处平原,哪有六安这边有着很好的地形,也适合我们开展游击战。”陈义质疑道。

  “陈义同志,其实在我看来,六安才不是长久发展的地方。”说着粟玉就来到地图面前,指着六安的位置,“大家请看,这里就是六安,也就是我们新四军的驻地。

  虽然背靠大别山,但你们别忘了我们周围的国民党军队有多少。东边的合肥是中央军第25军,北面的阜阳是川军李家钰的47军,西面的信阳、潢川是中央军第89军,南面是川军组成的第27集团军。

  说得明白点,我们就是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着。而且战区司令部明确规定了我们的驻地为六安以及立煌县两个县,要是私自向其他县发展部队不就给国民党口实了吗?

  而嘉山不同。虽然这里紧邻津浦线,后面日军北上肯定是战场。但我们新四军的优势是游击战,为什么要与日军硬拼?

  而且嘉山的东边就是江苏的盱眙。此时江北地区,国民党军队主要集中在苏北的徐州等地,苏北南边地区以及苏中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力量很薄弱,而且这里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日军也不会派驻大量的军队。

  这样的环境,不正好适合我们的发展?

  我们去了嘉山,然后向苏北、苏中发展,那里属于第五战区,第六战区也管不着。我们完全可以把军部放在第六战区,把下面的部队派到江苏。

  谁说游击战一定要在山林里面,平原一样能打游击战。”

  粟玉在那侃侃而谈,但却给在场的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没错,在六安的确发展受限,现在有一万余人,估计等过几年,最多两万人,这样符合他们的要求吗?显然不符合。

  而且安徽现在国民党大军云集,根本不适合他们发展。而去了江苏,就像蛟龙入海,任其驰骋。

  估计老蒋都没想到,他让李恪下达的这个命令,居然让新四军找到一个新的出路。可能李恪看出来了,但却没有挑破。

  “那还等什么?直接回复战区司令部,就说我们接受命令,即刻开赴嘉山。”张云亿急不可耐道。

  “项英同志,你的看法呢?”叶挺也没想到多年不见得粟玉居然眼光这么毒辣,一下就把本来一个争议颇大的事,变成了一个广大的发展前景。

  “我没意见,叶挺同志,你是军长,你说了算。”项英不咸不淡地说道。

  见项英不反对,叶挺也没征询高敬亭的意见,直接拍板决定了,“那就这么办,国平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