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八三章 屯田能吏富并州_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到各地“黄巾”1u-n民相继被平复的报告之后,赵兴立即派人下乡去寻找还在四处观察农业生产的枣祗返回卧虎城,接下来整个并州的农业生产就要看这位以屯田见著于史的能人的身手。

  其实赵兴已经为枣祗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农业技术方面的准备。赵兴在上党崛起之后,便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疏通灌溉渠道,推广龙骨水车和风车的使用,积极鼓励农民积蓄和使用农家f-i,把养殖牛、羊、马和家畜生成的粪便全部酵后制作成f-i料用来改善土壤结构。

  第二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制度方面的准备。赵兴之所以兴师动众地将冀州的黄巾1u-n民引向并州,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要借助黄巾1u-n民之手,将原本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地主、官僚阶层给消灭掉,为土地收归公有打下基础。赵兴清醒地看到:在生产力低下的汉代,只有将土地集中起来,有组织地动百姓从事农牧生产,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粮食的产量。

  第三是劳动力方面的准备。在科学技术落后的社会形态下,劳动力是一方势力得以维持和兴盛的根本保证。人口众多虽然会大量消耗粮食和资源,但更多地还是创造财富和粮食。赵兴跟其他势力的统治者相比,最大的优势便在于他对人口有着正确和清醒地认识,一直不遗余力地保护和扩充人口,这种做法也可谓是变相地坚持了“以人为本”。

  城主府里,一身泥土气息地枣祗正热切地请教着赵兴一些不太理解和明白的问题。

  “上党一些郡县所推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模式,其用意何在?果真不会引起邻里之间的纠纷?”枣祗问道。

  “‘农业生产合作社’得以推广的前提和基础是以姓氏宗族为纽带的自然村落,这种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共同抵御风险,降低一家一户在灾荒之年的生存危机。因为农户之间有宗族血缘关系,很多事情都能内部调节,纠纷往往不会扩大”赵兴回答道。

  “对于改良土壤结构的说法,此前吾闻所未闻,听司马直太守言,此法乃将军所倡,可有依据?”枣祗继续追问。

  “当然是有据可循,君不见一块田地,如果年年耕种,则收成逐年下降;如果空置数年后复种,则收成增加!”赵兴耐心地进行解释。

  经过一番探讨之后,枣祗得到了一些想要的答案,这才想起是赵兴请自己来的,赶紧问道:“不知将军请在下到府所为何事?”

  “吾y-任命先生为并州屯田校尉,督查指导各地农牧生产,不知可否?”赵兴客气地说道。

  “不知这屯田都尉都有何职权?”枣祗没有马上答应,反倒是先问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力。

  “有专属衙m-n机构‘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