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0章 读书人得罪不起啊!(求)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钱好办事。

  当然,主要还是李太后的名头好使,在朱翊镠的催促、付大海的监督下,局儿胡同上的那座破庙被改造成了一座新式学堂。

  有孩子们读书的教室,有孩子们吃饭睡觉的居室,也有孩子们娱乐玩耍的广场……模式与场景皆按后世小学所建。

  学堂的名字让李得时取,他说叫作“希望学堂”。

  但是朱翊镠不太满意。

  虽说孩子就是希望,可这名字有点low,加上他亲王的身份,用希望二字似乎也不大合适:因为表面看是李太后牵的头,但都知道从头到尾是朱翊镠在行动策划。

  朱翊镠灵机一动,将新式学堂命名为“得时学院”。

  “好名字!”付大海想都不想便竖起大拇指赞叹。

  阳康跟着也赞。

  然而吓得李得时冷汗涔涔,“潞王爷,这使不得,使不得啊……”

  朱翊镠坚持地道:“为何使不得?得时,得时,不好吗?”

  未等李得时回话,付大海和阳康便抢道:“当然好!”

  付大海还刻意补充道:“李先生是这里的常驻老师,又是潞王爷未来的老丈人,以你的名字命名,我看挺好的,有何不可?”

  朱翊镠又说道:“一个名字而已嘛,就叫`得时学院`吧!”

  之所以取名为“学院”,朱翊镠还想着为下一件事做准备,希望借助“得时学院”为契机。

  张居正在执政期间,做了一件伤害读书人的事:查封全国私立学院并一律裁汰不争气的府学生员。

  张居正是一位大政治家,按理说眼光卓绝,非凡人所能比,可为什么做出如此不得人心之举?也是有一定的原因和背景的。

  张居正自隆庆六年夏上任,欲造大明王朝的中兴气象,他一直在大力推行各项改革。

  张居正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饬吏治裁汰冗员,然后让六科监督六部,内阁稽查六科,再加上“考成法”(张居正所创)的辅助,如此考核制度的建立,使内阁真正成为权力中枢。

  有了权力,一呼百应。

  所以随后,张居正又开始整顿驿递、税关、盐政、漕政、马政……一直到皇室子粒田征税,可谓事无巨细,一一厘清。

  将过去许多不合理的制度一一改正。几年下来,国家财政迅速扭转,将嘉靖、隆庆年间的财政赤字全部填平。

  过去是两三年的收入只够一年支出,经张居正改革后,一年的收入可供未来两三年的用度。

  中兴之下,士有报国之途,农有可耕之田,工有一技可用,商有调剂之才,野无饿殍朝有贤臣,可以说是大明王朝自永乐皇帝以来开创出的最好的局面。

  然而,学校这一块儿,一直是张居正的一块儿心病。

  自洪武皇帝二年,高皇帝下令在全国各府县建立府学、县学。再到十五年四月颁诏天下:祀孔子,赐学粮,增加师生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