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章 大略(2)_荀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类之相从也,如此其着也,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

  蓝苴路作,似知而非。懦弱易夺,似仁而非。悍戆好斗,似勇而非。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故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凡物有乘而来,乘其出者,是其反也。

  流言灭之,货色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

  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

  知者明于事,达于数,不可以不诚事也。故曰:“君子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说之所以恶儒者也。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曾子食鱼,有余,曰:“泔之。”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不法,辨察而操僻,勇果而无礼,君子之所憎恶也。

  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

  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治者予三王。三王既以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于变易牙之和,更师旷之律?无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国不待死。

  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蝣也。

  虞舜、孝己孝而亲不爱,比干、子胥忠而君不用,仲尼、颜渊知而穷于世。劫迫于暴国而无所辟之,则崇其善,扬其美,言其所长,而不称其所短也。

  惟惟而亡者,诽也;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口也。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五伯。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