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9章 乾隆古董座钟_鉴宝:我一个养麒麟的会没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朝明赞赏的看了看齐鸣,这办法不错。

  博古斋的客户群体,杨朝明的人脉圈子,可不是邹老板那个店能比的。

  真要是能找到合适的买主,那就让朱总答应退货退款,再通过博古斋卖出去。

  这样,博古斋帮客人淘到了宝,赚一手拉夏钱。邹老板找回了面子,朱总还能再赚一笔,算是一炮三响,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团圆结局。

  果然老话的好,旁观者清,他们仨都在纠结退不退,怎么退,压根没往这方面想办法。

  邹老板听着也很是意动,手脚麻利的将那只硕大的银色铝皮箱抬到了会议桌上。

  打开箱子后,终于露出了那西洋钟的全貌。

  整个钟有40多厘米高,30多厘米宽,在座钟中,个头并不算大。

  钟身的主体是米色的大理石,钟底部的支脚和周身则是用铜鎏金的工艺装饰。由于岁月的洗礼,在这些装饰的突起位置已经有了明显的磨损,露出里面黄铜的本色。

  座钟顶部,则是两个孩嬉戏的青铜雕塑。孩子的体态丰腴,神情动作自然,雕工不俗。

  如果是一般人看到了眼前的座钟,第一感觉就是假,清朝闭关锁国,这种西洋风格的东西,怎么会被乾隆收藏?假的不能再假。

  但是事实情况是,清朝虽然闭关锁国,但从康熙平定台湾后,就解除了海禁,还在广东的澳门、福建的漳州、浙江的宁波、江南的六台山开设外贸港口,并且设置了专门的衙门进行管理。

  而且其实从顺治皇帝起,就有西方传教士进入宫廷。康熙,乾隆,雍正,三朝加起来就有80多位外国传教士被宫廷供养。

  比较出名的就有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德国教士戴进贤等。

  在古代,从秦汉起就有一个部门叫钦监,他们负责掌观察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在农业社会,这个部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这些外国传教士,在历法,数学上的先进,他们中很多人都会直接在钦监当官,如果不看史书,你甚至不敢相信,在清朝,有一段时期,钦监的一把手或二把手都是由西洋传教士担任,甚至已经形成传统。

  所以闭关锁国,从来都是相对的,清王室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对外界一无所知。

  这些外国传教士带来的影响,不单单体现在历法,数学,武器,艺术上,在生活习惯上也极大的影响了清王室。

  这钟表就是其中之一。

  华夏的第一块钟表是明末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入的。到了清朝,历任皇帝都对这种计时工具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尤其是乾隆尤为喜欢这类奇技淫巧之物,他甚至公开要求,负责对外贸易的官员采购钟表送进宫里。

  为了讨好皇帝,这些官员除了购买,还会公然向外国商人索贿钟表,以至于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