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6章 讲经首座心服口服_一颗龙珠吞入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晋这边从朝廷到民间,舆论方面基本上已经确立了对北魏出兵,解救苍生于倒悬。

  但是。

  出兵这件事,并不是南晋想出就能出的。

  首先要做好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必须和北魏朝廷,甚至是镇世宗门兰陀寺这边打好招呼。

  若是这一点没有沟通好就冒然出兵,那绝对是害人害己。

  因为。

  北魏这边或许对天外邪魔唯唯诺诺,但对于南晋这边却绝对能重拳出击。

  而一切原因都只是因为北魏这边有圣人,而南晋这边却是缺乏最高端的战斗力。

  除却镇界大阵,并没有任何制衡圣人的手段。

  军队一旦冒然进入北魏国土,搞不好容易全军覆没!

  似乎这就是十拿九稳的事,但朝廷使臣在沟通方面却直接就卡住了。

  首先就是北魏朝廷这边,对南晋的国书和使臣用上了拖字诀。

  几乎每个环节都会被一卡再卡!

  很显然,北魏对于从南晋这边求援兵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热衷,更多还是南晋这边出于对天下苍生的同情,以及不能置身事外隔岸观火的态度出发。

  颇有一头热之感!

  其次,相较于吞神夺舍的天外邪魔,北魏对南晋大军更忌惮一些。

  想想也正常,现如今的北魏内忧外患,一旦放任南晋大军进入,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是打着救援的名义,做各种有损北魏统治根基的举动。

  得民心者得天下,甚至单纯就是南晋这边做的比北魏好这件事本身,对北魏的统治就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还是那句话——想要人类团结,远比想象中的要困难无数。

  哪怕是已经被天外邪魔渗透成筛子,哪怕灭亡之危机就在眼前,人类的内部依旧还是会持续猜忌和内耗。

  不仅是南晋朝廷递交给北魏朝廷的国书,就连俞幼泉以九王和十三天柱的名义共同递送给兰陀寺的信笺也同样石沉大海。

  在这里,俞幼泉直接绕开九玄门,以十三天柱的名义上书,本质上也有些不合规矩。

  但是。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这几年,一直都是俞幼泉奔走在救世第一线,好不容易才初步确立权威,他没有任何理由再将九玄门继续推出来。

  就算是国书被各种“拖延”俞幼泉都没有隐瞒,第一时间“转播”给了南晋所有国民。

  一时,天下哗然。

  北魏、佛门,一时在南晋口碑直接跌落到谷底。

  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阴谋论,认为圣佛正遍知不是自身出了大问题,可能就是想要“苦一苦天下百姓,最后完成气运收割”。

  前者尚且还好,还是身不由己,但后者.正遍知的口碑直接在南晋崩塌。

  南晋民间直接出兵的呼声越来越高!

  最终,反倒还是朝廷和九王共同发声,呼吁大家冷静,切不可意气用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朝廷、世家、各大门派,更是以最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