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阳谋和剑圣一剑【求订阅】_一颗龙珠吞入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多半是有意恢复上古之世的,兰陀寺正遍知修七宝妙树,本质上也是古法.而玄门高层多修今法,我们两家不可能共存,还是放弃幻想吧!”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是啊,放弃幻想,认真备战,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

  其实在圣人以下,佛门和玄门就算道途不同,也并没有绝对的分歧,所走的路基本上都是更倾向于今法。

  本质上都是在合天地,只是合天地的方式和理念有些不同。

  玄门所认为的合天地,本质上就是更契合今法,更像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认为身心内外是依赖身体而存在的,精神的一切知识经验都依靠物质世界的身体感受获得,其心理本身一无所有。

  所以天有日月,人也有阴阳。天有五行,人有五脏。

  所以修道的前提就是“长生久视”,然后通过“长生久视”去研究宇宙大道规则,回归本源,这过程又叫“证道”,也即是所谓的“归根复命”。

  合天地,或者说天人合一,本就是玄门一脉相承的理念。

  当然,这也可能和玄门大部分底蕴就源自于三圣门有关系。

  三圣门改变天地法度,强行了扭转修行理念和道途,让今法大行于世。

  但是。

  佛门核心理念认为,万物都是由意识创造出来的。

  万事万物都会归为喜怒哀乐念想思等,一切不过是一念而生。

  所以,就需要把心磨练到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把一切爱恨是非无常取舍以及六尘染著从心里开始分解,逐渐祛除哪些不适的、寄托的、超负荷的,达到戒定慧之境界。

  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

  如果能见到本心,本来寂灭,就能见如来。

  一切的目标都是寻得解脱,尤其是心灵的解脱,肉身都不过是臭皮囊。

  也因此佛门的理念本质上是出世的!

  今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来就和佛门的理念有些相悖。

  很多修今法的佛门高僧,走到后来大抵都会在灵台之上修建一座“灵山塔”,开始合心中的天地,合心中的灵山。

  也即是——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也因此佛门高僧越是修行到高境界,于神魂方面的造诣也就越深,能够度化、超度众生。

  但是。

  决定修行界未来走哪条路的,从来都不是中低层修士,而是由圣人决定。

  讲经首座那是真正在梦中见识过上古之恢弘的存在,一旦他决定走古法,那佛门的未来就在古法上。

  更别说现在又多了个正遍知,他一旦以古法走完成圣路,佛门完全倒向古法那是必然的。

  只是上古之世

  就是他们这些只知道只鳞片爪的人,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最核心的就是寿元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