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章 代父从军_历史直播:开局为秦始皇直播亡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做为一名女子花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

  “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在花木兰和秦良玉两位女英雄之间,秦将军的战功,功绩,样样都比花木兰强的太多,不过花木兰在我们影响的更深一些,我们后世有句古话叫“人人都想做花木兰”花木兰代表的更是我们广大女同胞们,不服输,不比男子差的伟大抱负,古代对女子苛刻,我们后世,就算到了现在像哪种瞧不起女子的百姓,还是很多的。”

  “我所在的后世,女子可以当兵了,也可以为国争光,不过当兵的条件也筛选出了大部分人,种花国女子不输于男儿,她们也想让自己像花木兰一样,上阵杀敌。”

  “花木兰对于我们后世的影响还有一种,就是教学,在我的国家,所有百姓都会受到九年的义务教育,而这教育之中,关于花木兰的一首词,在广为流传,就算七八岁的儿童都会念上两句——《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

  “发放奖励一千斤红薯,一套金甲铁骑,三颗益寿丹,一颗固体丹,一份孙子兵法。”

  解甲归田的花木兰,收到这份奖励喜出望外,一套白银战袍,一杆铁枪,一匹宝马,只这一份奖励就不一般,可惜她已经不在战场了,不过她会送给国家和这粮食和兵法,在看向旁边的两个小瓷瓶,花木兰激动的落泪,她父亲一直卧病在床,母亲眼睛也看不清了,有了这些至少她父母有救了。

  花木兰:谢谢张姑娘!

  乾隆:三个益寿丹啊!太羡慕了,张姑娘,怎么就没有我清朝上榜的呢!

  刘邦:我汉朝也想问!

  ……

  李白:你们就没看到一个问题吗?九年义务教育?还所有百姓都能上?这得多少钱啊!

  秦始皇:我也看到了,张姑娘这九年义务教育是什么情况,上九年的学吗?

  查资料了,这关于花木兰的资料确实太少了,翻遍很多,关于花木兰打战的资料是一点没有,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