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9章 庸君建文帝_历史直播:开局为秦始皇直播亡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帝是朱标早逝了,而为什么立了朱允炆为皇帝呢,应该说朱元璋想的有点太多了。”

  “建文帝首先是隔代继承皇位,年纪轻,没有政治经验,然后从他在位4年的表现来看,其人的智商和情商似乎都不高,这以属先天不足。”

  “再者,其本人虽然能力差但是心高,也就是说志大才疏,他祖父年号洪武,他自己年号建文,可想而知其本人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奈何志大才疏。”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

  “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又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咨询的时候,大臣刘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么将皇二、三子立于何地?”

  “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旦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

  “因此朱元璋只得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年号为建文。”

  “从年号上不难看出,一个建文,一个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愿立皇太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亲一样,过于柔弱,过于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严重,恐怕日后驾御不住众臣。”

  “朱允炆即位之后,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儒等文人,一反明太祖的做法,推行了一系列新政。”

  “首先是重德省刑,锐意文治,崇尚礼教。以致刑部的囚犯比往年减少了三分之二。”

  “同时又选派廷臣二十四人为采访使,分巡天下,观风俗,烛幽隐,兴办利民之事。”

  “其次是均免赋役,减免历年逋租和天下荒田租税。”

  “针对江浙赋役过重的情况,建文帝特下诏“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

  “对于佛道势力多占良田的情况加以限制,在朝廷内,建文帝对宦官管教甚严,同时又诏谕地方官,一旦发现宦官奉使横暴,虐害士民即擒送京师,加以严惩。”

  “这也引起了不法宦官的怨恨,在日后靖难之役中或投靠燕王朱棣,或是做为内应。”

  “建文帝在官吏方面也进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简机构,革除冗员。”

  “在建文帝在位的四年间,撤消了九个州,三十九个县以及一大批冗官冗吏和税务机构,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可以说建文帝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他以仁义礼乐化民的治国思想,改革了洪武时期的不少弊政,给社会带来了一阵清风。为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缓和了社会矛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