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李恪(一)_历史直播:开局为秦始皇直播亡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因为他的身份,他在朝中几乎没有获得支持,因为李世民有三个嫡子同时也是爱子,除非这三个都不可能,否则他做太子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李世民对李恪是宠爱有加,不过再一碗水端平,李世民对李恪的爱也应该是第四名。”

  “要说真的宠爱吧,有些事情确实带点爱,在我看来不多,因为我也只是个后世之人,史书多有记载,唐太宗对李恪这位皇子也很喜爱,那就给大家讲讲这喜爱的地方,还有我不一样的看法。”

  “在我眼里李恪他就是一个可怜倒霉的人。”

  “作为唐太宗的儿子,李恪没有为后世立下赫赫战功,也没有较为出色的成绩,但却被大家包括后世所铭记,这究竟是为何呢?”

  “我会一一去解答。”

  “他也确实对的上身上的血脉,少时便展现出优于常人的天赋。”

  “武德三年六月,时年两岁,便以皇孙的身份,成为了湘州刺史,与此同时册封为长沙郡王,随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英武果断的性格也被凸显出来,深受皇帝喜爱。”

  “李恪也非常争气,从小便十分聪慧,甚至教过他的老师都对他赞不绝口,认为是少有的人才,可以说得上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射、御、书、数完全不在话下,和他父亲唐太宗年轻时极为相似,甚至还对他说过“英果类我”之类的话。”

  “这也是前面说最像李世民的一位皇子,和唐太宗可比,“英果类我”这四个字确实是一种很高的评价。”

  “这也让李恪深受李世民的喜爱,皇宫上下更是将其视为天选之子,他从小就被寄予厚望,皇宫内部也非常重视对他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年仅十岁被封蜀王。”

  “当时的蜀地全是一片富饶的景象,显示出一种蒸蒸日上的意味,但唐太宗因为其年幼,没有让李恪赴任,而是让他遥领职位,从这两点也确实可以看出唐太宗对这位“三皇子”的疼爱。”

  “唐太宗一直都不舍他离开自己身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得不前往封地赴任,管理地方事务,于是,在李世民和其母杨妃的目送下离开了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皇宫。”

  “几年后,唐太宗想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以此来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甚至不顾权臣的反对,对他身边的嫡系都世袭分封,李恪也在其中之列。后来,他就放弃了旧时名号“蜀王”,从此有了新的名号“吴王”。”

  “然而刚当上吴王不久就掀起了一场罢官风波,原是因庄稼问题被弹劾。”

  “李恪在任职期间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大臣弹劾,太宗偏袒儿子,就对大臣说:“朕派权万纪辅佐朕的儿子,现在权万纪不能纠正他的过错,严惩也应该严惩权万纪才对,怎么能怪朕的儿子!”

  “弹劾李恪的柳范说:“房玄龄辅佐陛下,还不能阻止陛下游猎呢,怎么能全怪权万纪?”太宗被怼得无话可说,最后只得承认自己因私忘公了。”

  “作为惩罚,李恪被免官,还被削减封户三百户,不过不久之后他就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都督了。”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