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76章_大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76章

  连李茂山也不由得站出来惊呼道:“郭大人!这石头上的痕迹,可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就玩大发了!

  龙是什么?

  龙,蕴涵着中原人所重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互主体观的诉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宗教把龙当作圣物或神灵来崇拜,把龙视为主宰雨水之神或保护神等。统治着将利用人们普遍崇拜龙的心理进行阶级统治,把帝王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用以维护统治。

  而在中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龙更是文化本源!

  《易》乃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而《易》之源,则可追溯至龙书。

  《易》中,主卦为乾、坤二卦。乾卦之中,《易·乾·爻辞》则按六爻之顺序揭示了事物包括人生成长的普遍规律,以龙成长于水中为喻,提炼、总结出成长为遨游天地之成功者的六个人生阶段。

  常见的卦象,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

  《易·坤·爻辞》,则是对处于从属地位者成长阶段之归纳、提炼与诠释。其最后阶段之上六,则有“战龙于野,其血玄黄”之句,意为阴盛之极,从属者转变为主导者,难度很大,代价亦大,要有充分的心理与应变准备。

  民间层面,龙的影响更大,以龙为姓分布甚广;龙王庙遍布神州,地名中多有以龙为名;总之,龙这一字,在中原那是皆源远流长。

  且龙是正义化身,炎黄子孙赋予龙诸多美好善良之心性。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传说小白龙曾因行雨救民而得罪玉帝,为怀念小白龙的恩德,民间将二月二定为春龙节,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传统的春节,也于此日正式结束。

  说白了,龙是只在传说中才有的东西!

  是世人皆要膜拜的神物!

  如果,真是如郭攸之所说,这东西是真的,那不光是整个大明要为止震惊,甚至会连整个世界都要位置震惊,并对大明顶礼膜拜!

  可如果,这不是真的,而是人为,被故意说成是随着大皇子的降世而出现,那这其中的意义,可就耐人寻味了!

  不光是李茂山变了脸色,就连陈循、李元培等人,也都脸色大变。

  至于朱正,则是将众人的反应俱收眼底,目光中闪过一丝兴味,随即消逝不见。

  郭攸之一听李茂山质疑,差点跳起脚来,忙道,“陛下,此乃天津盐田发现的祥瑞,乃是在盐池之中发现的。”

  “当日,盐场的工人照着法子对盐池和结晶池进行清理,可没成想,盐池底下竟然突然冒出这么一尊大石来!”

  “陛下,这大石重达千斤,若是人为,岂能不惊动任何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