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3章_大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姓们的农作物自然会大量的增产。”

  “一增产,粮食就有可能就要过剩。所谓谷贱伤农,自古传延下来的道理,是有一句的。这时候,这些多余的粮食可不能白白浪费,若是能够找方法,全部处理得当,就可用来喂养牲畜。”

  “这样一来,多余的粮食实际上就转化成了肉类,既不浪费,又能增加百姓饭桌上的若,这岂不是非常的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朱正这一番话,简直就是醍醐灌顶,一言惊醒梦中人,此时的李茂山、信国公等人已是眼前一亮,那惯会算账的郭攸之更是兴奋得呼吸都急促起来。

  红薯和土豆生产出来,虽说现在还在推广当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至今为止,王言之那运输番薯的方法都还没有研究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这些问题解决了,番薯和土豆在全天下推广,产量大增,这时候,百姓们就有了吃不完的粮食。

  除去正常储存的部分,其余的,总不能真的全扔了。

  而且,市场上粮食一旦供过于求,就会发生降价,这样,。就会让粮食的价格更加低下,一旦发生这样的事,许多靠买卖粮食为生的人,就要亏本了。

  但反念一想,粮产增多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将这些吃不完的粮食囤积起来,还需耗费成本,还要担一些发霉啊损坏啊之类的风险。

  可真到了那时候,大明王朝人人都有饭吃,谁还稀罕那一点点腐坏的粮食呢?

  因此,粮食大量增产,就会造成土地大量荒芜,因为人们不用种那么多地就能吃饱肚子了啊!

  土地一旦荒芜,大明的根本就会被动摇,这是决不能让它发生的。

  这时候,朱正提出的计划就很可行。

  因为,多余的粮食有用处了啊!

  番薯一旦推广到位,天下人的确是不缺粮了,可天下人仍然缺肉啊。

  吃饱是一回事,可要做到有肉吃,那就是一个很难的事。

  古时有话云,面有菜色。

  何谓菜色?

  就是面色蜡黄,看上去没有精神力气,像是被吸干了精气似的。

  但说白了,那就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缺钙等等问题。、

  吃不饱,也吃不好,没有钙和蛋白质的补充,和草原上整天吃牛羊喝马奶的瓦剌人比起来,那就是小鸡崽子和成年大汉的对比?

  中原百姓,虽然靠着地大物博,吃着新鲜的蔬菜和茶叶,能够活得较为精细,但为何从体格和力量上来说,就是比草原人差了一大截呢?

  还不是因为没吃肉?

  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靠的不是个人吃饱饭,靠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意识的补充相应的能量。

  比如,后世的建国初期,民众多患大脖子病,国家就从盐上下功夫,加入大量的碘,从根源上解决百姓因缺碘而引起的大脖子病。

  再比如说,某个岛国,因为人种普遍不高,身材瘦弱矮小,所以集全国之力,制定了ru制品计划,让正在长身体的小孩子个个都能喝到新鲜的牛奶。

  几年下来,国民素质都有了普遍的提高,连身高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拔高。

  这样的政策,就是宏观调控。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