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破碎的幻梦(1973—1975) 第二十章(1)_毛泽东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破碎的幻梦(1973—1975)

  毛泽东与周恩来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1972年间他们的关系最为密切。虽然毛泽东没有在公共场合赞许过周恩来—他不习J质夸耀他的副手—但周恩来却在林彪叛逃和尼克松访华期间出色地辅佐了毛泽东。

  这位总理从来没有如此密切地与毛泽东共事,毛泽东也很少像在1971年至1972年期间这样感到迫切地需要周恩来的帮助—可能自长征途中遵义会议这个转折点以来毛泽东尚未有过这样的感觉。

  毛泽东不得不向右转以击退林彪,这使他与周恩来携起手来。他向美国开放门户以对付那些极左势力和军队中的反对派。

  周恩来又一次成为当然的盟友。

  毛泽东是不愿意依赖周恩来的,周恩来终究不是率性办事。

  如果说率性诚物、深谋远虑的毛泽东是虎、猴二气的结合,那么周恩来就是一个将毛所痛恨的中国官场传统带人共产主义时代的人。

  周恩来远不像毛泽东那样。毛泽东信仰一个永恒变动的世界,偏爱的是斗争高于一切,认为一切现象都充满矛盾。

  在50年代末非斯大林化危机过后,周恩来没有像毛泽东那样变得多疑。对周恩来来说,马克思主义绝不意味着多多益善,这与感情用事、刚惶、独立思考的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不同。

  周恩来不像毛泽东那样爱冲动,他从未排斥于党之外,而毛泽东则有过三次这样的经历。川更不像刘少奇、邓小平及其他人那样的人,周恩来不会轻易遭受清洗的危险。

  周恩来把毛泽东看作是20世纪中国的指路人,“他教导我们认识了一切,”周恩来以自己特有的语言说。

  周恩来不得不谨慎地对待毛泽东。他看到毛泽东对一帮有资历的同事日渐不满,便小心翼翼地尽量不提出异议,以免引起晚年的毛泽东的专断或猜疑。

  周恩来在60年代批评毛泽东时,采取的是一种既隐晦又玄妙的方式。“毛主席是正确的,”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次紧张而沉闷的会议上简略地说,“他非常谦虚。”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又补充说,“我们大家,包括我自己,都犯过错误。

  不过,自1971年后期起,周恩来感到他与毛泽东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安全多了。

  “怎么会有绝对权威呢?”周恩来在深思熟虑后,坦率地对一位美国来访者说,“毛主席在某些问题上可能是权威,但如果有些问题他不熟悉,他又怎能成为这些问题的权威?”他再一次作出轰动性的评论。“这里还存在一个时间问题”,他在一次对话的开场白中讲道,“你今天是权威,但是否意味着你明天还是权威

  实际上,周恩来的评论是针对林彪而发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