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抗日(1936—1945) 第七章(2)_毛泽东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词句浸透了毛泽东对个人使命的领悟。昔日英雄都已成过去,在新的战争年代他们不可能再成为东升的旭日。唯有毛泽东能负托起管理中国多娇江山的使命吗?’

  然而,《雪》是一首地道的民族主义的诗词,是中国壮丽的山河使毛泽东产生了如此坚强的信念:现在的中国比4000年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辉煌灿烂。

  毛泽东是在努力团结所有的人以结成抗日统一战线的时候写下这首词的。他的英雄主义之梦是在把中国作为最高事业的时候,是在中国自成吉思汗以来所面临的危险比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时刻产生的。

  毛泽东脑海中呈现的英雄并没有包括列宁、乔治?华盛顿或任何一位西方人物。这些英雄都是东方人,而且都已谢世。

  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在民族主义这块基石上徘徊犹豫。消灭阶级最终使人类和谐共处的观念支配着他们,但这又常常与强烈的民族感情相杂并处。因此,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密布时第二国际失败了。

  毛泽东在30年代和40年代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他从未犯过这类错误。1936年间,毛泽东每次给国民党发去电报的时候,都睁大另一只眼睛密切地注视着全国人民对此作出的反应。他的双重任务是既使蒋介石丢脸,又能团结人民大众。

  毛泽东对新的统一战线是真诚的吗?他当然不相信共产党和国民党能够共享未来,他也不相信随着战争的持续国共两党会融合而形成单一的政府。

  但是毛泽东确实认为,共产党和国民党能够站到一起。因为双方都在全力以赴,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抗日斗争。只要掠夺者还在中国的领土上,就不会对双方造成决定性的破坏。

  毛泽东在保安时与斯诺谈话中,有一种消饵敌意的坦诚:“如果我们的国家被人掠占了,也就无从谈起建设共产主义的问题。,,[6〕

  在与阿格尼丝?史沫特莱的会见中,毛泽东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观点:“共产党……最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我们后代子孙的命运。,,,

  蒋介石也企求作个爱国者,然而其政治嫡宗使他不像毛泽东那样具有民族主义。他的国民党没有扎根于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之中。好像为了弥补这一点,蒋在寻找外国人做靠山。最后,蒋介石则完全背弃中国,以自怜的形象投入了美国的怀抱。

  但是,山姆大叔对中国局势鞭长莫及,也无力挽救蒋介石。

  毛泽东在精明地打抗日这张牌,他也十分幸运。正当他对自己的反蒋策略感到信心不足时,日本人发起了进攻。可是,如若不是代表全中国的抗战触动了毛泽东的内心深处,无论是哪一种因素或是两种因素结合起来都不会起作用。统一战线是一种以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