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渔村_震惊:我竟是一张灵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摇了摇头,山神娘娘喃喃道:“天地有灵,或许神符此行就是去除尽妖邪,荡平邪祟,镇压国运。”

  此时,陆琼正躺在李绍景的袖袋中,一路翻过陡峭的高山,越过湍急的溪流,走出了群山。

  离开深山,镖师们也没继续跟着李绍景,他们有护送镖物的任务,选择了另一条方向相反的道路。

  对此,陆琼不由得觉得奇怪,他昨夜分明看见有两位镖师目光贪婪,结果一路上都没有找机会对书生下手。

  “或许是我想多了。”

  陆琼目送着镖师们远去,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当中,没有再多想。

  余下的时间,就是枯燥的赶路,荒郊野地很难见到行人,李绍景边走边读书,一幅沉迷书中知识的模样。

  不得不说,李绍景虽然是文弱书生,但意志力和耐力都很不错,连续走两三个时辰都不觉得累。

  路上渴了,就寻找河溪,捡些柴薪煮热水喝,饿了就吃竹篓里的面食。

  “再往前走二十公里左右,就能到渔村了,在那里借宿一夜,雇位渔民渡我去烛河码头。”

  日头炎炎,正值中午,空气的温度闷热。

  李绍景擦了擦脸颊的汗珠,拿出地图估摸着自己的位置,很快选择了一条路,继续走了下去。

  “等到烛河码头就轻松了,坐客船就能一路直达京都。”

  锤了锤发酸的双腿,李绍景走了大半天,终于在日落的时候,走到了湍急的河岸边。

  河的对岸,坐落着炊烟鸟鸟的村庄。

  篱笆将村庄围起,门口坐着一些纳凉侃大山的村民,各家各户的门墙上,都挂着各式各样的渔具,有的墙上还晒着腌制的鱼干。

  沿着石桥过河,李绍景走到村门前,引来了村民的注意。

  “书生,是来借宿的吗?”

  渔村的地理位置恰好坐落在烛河附近,每年都会有进京赶考的书生路过借宿,村民都已经见怪不怪。

  “嗯,现在天色已晚,小生想花二十文钱借宿一晚。”

  李绍景拿出的二十文钱挺多的,里面包括住宿,晚饭和次日的渡船费用。

  按照目前市面上的物价,一枚朝廷铸造的正钱通宝可以买半斤糙粮。

  二十文就是二十枚正钱通宝,可以买十斤糙粮,足够一家人五六天的伙食。

  这里的一家人,指的基本上是五口之家。

  “跟我走吧,这次该轮到去老张家住宿了。”

  渔村的书生借宿,本质上都是生意,乡里乡亲的都顾及面皮,每年都是轮着住宿。

  村门口,有位村民站起身,带着李绍景走进村子,一路走到最里面,去到了一间房舍前。

  “张嫂,有书生来借宿,快出来!”

  村民冲着里面吼了一嗓子,屋里很快传来妇道人家的声音。

  “来了!来了!”

  喊完人,村民转头冲着李绍景说道:“老张清晨出门去捕鱼了,他们一家子待人都不错的,你就安心在这住一晚吧。”

  很快,屋内走出一位皮肤粗糙的妇人,她笑着跟村民道了声谢,转头招呼李绍景进门。

  “来来来,快进来。”

  妇人很热情的将李绍景带进屋子,倒了碗水,递到书生面前。

  屋舍的布置简陋,共有两室和一个厨房,正室只有一张桌子和两张板凳,墙边有张铺着稻草垫着棉絮的木床,厨房略显狭小但整体很干净。

  屋内除了妇人,还有一位在地上圈圈划划的瘦小孩童,靠墙边的床上还有一位熟睡的襁褓婴儿。

  “叨扰了。”

  天气闷热,李绍景走了大半天的路,半途就把水囊里的水喝完,早就渴的不行,他接过瓷碗,咕噜咕噜的把水灌进肚中。

  请收藏:https://m.hhtt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